这一页其实是整套《创业 / 商业计划书》PPT 的“缩略图导航”,把前 12 张幻灯片排成一屏。它的核心目的有两点:
这一页其实是整套《创业 / 商业计划书》PPT 的“缩略图导航”,把前 12 张幻灯片排成一屏。它的核心目的有两点:
- 让观众一眼看清:这份计划书讲什么、怎么讲;
- 突出汇报顺序:先讲公司和团队 → 再讲项目本身 → 后面再展开产品、运营、前景和融资。
下面我按编号,从 1 到 12 张小图,依次帮你讲清每一块在说什么、打算怎么用。
一、封面页:树立整体形象(第 1 页)
-
主标题:“创业 / 商业计划书” 这是整份文件的名字,说明这是一份用来介绍创业项目、商业模式和融资需求的说明书,主要面向投资人、合作伙伴或公司高层。
-
副标题:上方小字“这里可以简要的描述您的项目” 这里适合用一句话给项目下定义,比如: “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数字营销平台” 之类,让人立刻知道你是干什么的。
-
底部预留了“公司 / 团队名称”和 LOGO 位置,配合背景中上台阶、登高的人物插画,整体传递的是: 有目标、有成长空间、团队正在向上发展的感觉。
二、目录页:展示总体结构(第 2 页)
中间是“目录 / CONTENTS”,右侧列出 5 个章节标题,对应后面整套 PPT 的结构:
- 公司与团队
- 项目介绍
- 产品与运营
- 发展前景
- 财务与融资
可以理解成讲故事的顺序:
先让对方相信“人”(公司和团队) → 再讲“事”(项目是什么) → 再说明“怎么做”(产品与运营) → 然后看“能走多远”(发展前景) → 最后谈“需要多少钱、如何回报”(财务与融资)。
这些词的简单解释:
- 发展前景:项目未来几年的成长空间,比如市场规模、扩张计划。
- 财务与融资:项目的收入、成本、利润预测,以及需要投资人投入多少资金、怎么用、怎么退出。
三、第一章开篇:公司与团队概览(第 3 页)
这一页是第一章的封面,标题是“公司与团队”。 右侧小项目列出了本章要讲的 6 个小点:
- 公司简介
- 核心成员
- 企业理念
- 团队介绍
- 组织结构
- 项目成员
- 公司大事记(重要里程碑)
逻辑关系:
- 先从“公司是什么来历”讲起;
- 再介绍关键人物(核心成员、项目成员);
- 接着说明公司信奉的价值观(企业理念);
- 用“组织结构图”展示公司分工;
- 最后用“公司大事记”强调这是一个持续在成长,而不是刚刚临时搭起来的团队。
四、公司介绍:我们是谁(第 4 页)
标题是“公司简介 / COMPANY INTRODUCTION”。
-
中上方橙色区域写着“关于我们”,下面是一大段文字,用来介绍:
-
公司成立时间与地点;
- 主要业务方向、服务内容;
-
核心能力或荣誉等。
-
右侧是一张团队正在讨论、设计的照片,营造“专业、有协作”的氛围。
-
下方有 4 个图标 + 标题的栏目,目前是“添加标题”占位,可以分别写:
-
核心业务(比如:品牌设计、软件开发等)
- 主要客户类型
- 服务优势
- 典型案例
这页的作用是:用一页讲清楚“我们是怎样的一家公司”。
五、团队介绍:团队气质与价值观(第 5 页)
标题为“团队介绍 / TEAM TO INTRODUCE”。
-
左侧两个大圆:
-
上圆是握手图标,表示合作、信任;
-
下圆写着“我们的团队”。
-
上方四个小圆写着: 青春、活力、专业、梦想 把团队的“标签”一口气打出来,让观众快速形成印象。
-
右侧正文用一段文字解释什么是团队、团队的共同目标,并有一句主视觉文案: 大意是“我们一起创作企业的辉煌,一起实现我们的理想奋斗”, 这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成你想强调的 Slogan。
这页更侧重于团队文化和精神面貌,不是讲具体履历,而是讲“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”。
六、项目成员:核心岗位一览(第 6 页)
标题“项目成员 / MEMBERS OF THE PROJECT”。
-
页面分成 4 个并列小卡片,每张卡片包含:
-
人物照片
- 姓名
- 职位(如产品经理、技术负责人、市场总监等)
- 简要介绍:负责的工作、过往经验。
你可以把真正负责这个项目的几位关键人都放在这里。 这样投资人能看到:
每个关键环节(产品、技术、运营、销售)都有明确负责人,而不是一个人包办一切。
七、核心成员能力图:用数据说话(第 7 页)
标题“核心成员 / THE CORE MEMBERS”。
- 左边:某一位核心成员的大头像和文字简介(教育背景、工作经历)。
-
右边:横向条形图展示他的技能水平,例如:
-
团队协作 80%
- 沟通交流 70%
- 业务知识 95%
- 情绪管理 50%
这些百分比本质上是一种可视化评价,不是严格的统计数据,而是告诉观众:
这个人在哪些能力上特别突出、在哪些方面还在提升。
下方还有一块区域说明他的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,相当于一个“核心人物简历 + 能力雷达”的组合页。
八、公司结构:组织架构图(第 8 页)
标题“公司结构 /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”。
- 顶部为“董事会”;下接“总经理”,左右还有“特许授权合作伙伴”“法务部”等模块;
-
再往下分成不同子公司或中心,每个下面又挂着多个部门,如:
-
市场部、销售中心
- 研发 / 技术部门
- 运营 / 客服部门 等等。
专业词解释:
- 组织架构:就是公司内部“谁管谁”的树状结构。 用这张图,告诉观众公司不是杂乱无章,而是有清晰分工和管理层级的。
这页的逻辑作用是:证明公司具备执行项目的组织能力。
九、企业理念 / 核心观点图(第 9 页)
画面中央是 3 个互相连着的圆形节点,配有图标(奖杯、旗帜等),旁边都有“添加标题”。
典型的用法是:
-
把 3 个圆分别写成:
-
核心价值 1(例如“客户第一”)
- 核心价值 2(例如“持续创新”)
- 核心价值 3(例如“合作共赢”)
- 右侧的文字区写“主要观点”——解释这几个价值观如何指导公司的决策和行动。
这其实是一张“观念之间的关系图”: 中间的小圆连接三个大圆,表示这些理念互相支撑,共同构成公司的文化和战略基础。
十、企业文化延展:以人为本的三个关键词(第 10 页)
左侧是一张团队讨论的照片,右侧有三条橙色横条:
- 以人为本
- 创新发展
- 先进力量(或“先锋力量”)
每一条右边都有标题+说明文字。
你可以这样理解:
- 以人为本:重视员工成长和用户体验。
- 创新发展:不断推出新产品、新模式。
- 先进力量:希望成为行业中的引领者。
整页在延续前面“企业理念”那一张,通过更具体的关键词来解释公司文化,是对上一页的补充和展开。
十一、第二章开篇:项目介绍目录(第 11 页)
这张是第二章的封面,标题“项目介绍”,下方列出本章要讲的 7 个小点:
左侧三点:
- 项目来源 —— 为什么会做这个项目,它从哪里来的灵感或痛点。
- 行业前景 —— 行业规模、增长速度、政策环境等。
- 可行性分析 —— 从技术、市场、资金等方面看,这个项目做得成不成。
右侧四点:
- 需求分析 —— 目标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。
- 竞争对手分析 —— 市面上已有谁在做类似的事,他们的优缺点。
- 需要解决的问题 —— 当前市场或用户还没有被满足的痛点。
- 我们的优势 —— 相比竞争对手,你在哪些方面更有优势。
这些专业词如果一句话概括,就是:
“证明这件事存在真实需求、有市场空间,而且由我们来做更合适”。
十二、数据图表:项目对比或指标展示(第 12 页)
这是一个左右对称的横向条形图页面:
- 中间列出 A、B、C…G 等几个项目;
- 每一行两边都有橙色的水平条,长度不同,对应上方 0–100 的刻度。
常见用法有两种:
-
对比竞品或方案: 比如左边是“我们”,右边是“竞品”,每一行代表某个指标(价格、功能、用户体验等)。
-
展示多个维度的评分: 比如 A–G 代表 7 个关键指标(安全性、易用性、市场接受度等),条越长说明评分越高。
这类图表的好处是: 让复杂的数字一眼能看出差异和重点,比一大段文字更直观。
总体逻辑小结
把这 12 张小图放在一起,可以看出整套计划书的讲述路径:
- 封面 + 目录:告诉大家“我要讲什么”。
- 第一章(公司与团队):用公司简介、团队介绍、核心成员、组织架构、企业理念等内容,证明:
“我们是一个靠谱、有经验、有组织的团队”。 3. 第二章(项目介绍)开头 + 图表: 提示接下来会从项目来源、行业前景、需求与竞争等角度,系统证明:
“这件事值得做,而且由我们来做有优势”。
后面目录中的“产品与运营 / 发展前景 / 财务与融资”虽然在这一页还没展开,但你已经可以看到完整故事线:
可信的团队 → 有价值的项目 → 清晰的产品和运营方案 → 乐观的发展空间 → 可靠的财务回报和融资计划。
用这份讲解稿,你在向观众展示这张缩略图或翻页到对应章节时,都可以顺着这个逻辑自然而然地讲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