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/答辩 的 PPT模板
总结与计划 1 min read

用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/答辩 的 PPT模板

Blog Author

下面我按“从整体到逐页”的方式,把这套 开题报告/毕业论文答辩 PPT 整理成一篇可直接改写使用的讲解稿框架。


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

主题定位:

  • 这是一套用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/答辩 的 PPT 模板。
  • 颜色是蓝绿色+白色,风格偏正式、学术,适合理工科、管经类等大多数学科。

整体目的:

通过 4 大部分,把开题需要说清的几个关键问题串起来:

  1. 研究背景与现状:为什么值得做?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?
  2. 研究方法与思路:准备怎么做?整体路线是什么?
  3. 关键技术与难点(图上还没展示,后续部分可继续补充):会遇到哪些专业问题?
  4. 结论分析与展望:预期目标和未来方向是什么?

这张图里主要展示的是前两部分:背景现状 + 方法思路,以及创新点与研究目标。


二、按模块/页面依次说明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——“我是谁,要讲什么”

  • 中间大标题:毕业论文答辩开题报告 PPT(建议改成你的具体课题名)。
  • 下方:专业、指导老师、答辩人等基本信息。
  • 上方校徽/学院标识,增强正式感。

开场可以这样讲:

“各位老师好,我是 XX 专业的 XX,今天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汇报,我的课题是《……》。”


2. 目录页(第 2 页)——四部分结构一目了然

右侧是 4 条竖向按钮,分别写着:

  1. 研究背景与现状
  2. 研究方法与思路
  3. 关键技术与难点
  4. 结论分析与展望

作用:

  • 告诉老师你会按这 4 部分展开,结构清晰;
  • 也暗示了你已经按“为什么做 → 怎么做 → 难点在哪 → 希望做到哪一步”的逻辑来设计研究。

3. Part 01 封面:研究背景与现状(第 3 页)

  • 中间“Part 01 研究背景与现状”。
  • 作为章节封面,用来提醒:接下来这一段都在回答“为什么做、现在做到哪了”

过渡语示例:

“首先是第一部分,研究背景与现状,我从背景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三个方面来说明。”


4. 研究背景(第 4 页)

  • 左侧标题“研究背景”。
  • 右侧是上下排布的菱形块,每一块写一个小背景点。

适合内容:

  • 行业/社会大环境:政策变化、技术发展、社会需求等;
  • 现实痛点:当前工作/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;
  • 课题来源:实践项目、实习经历、导师课题等。

逻辑关系:

  • 每个菱形代表一个背景层面,从“宏观到微观”或“外部到内部”逐个展开;
  • 最后可以落到一句话:

“综合以上背景,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:XXXX。”


5. 研究意义(第 5 页)

  • 左侧圆形标题“意义”;
  • 右侧四个编号 01–04 的圆形/条目,分别对应四点意义。

可以从 3–4 个角度来写:

  1. 理论意义:补充某个理论空白、验证某个假设等;
  2. 实践意义:改善某项工作流程、提升效率/质量、为政策或管理提供参考;
  3. 方法意义:提出新模型、新评价方法、新工具等;
  4. 个人与学校意义:对个人能力培养、对学院学科建设的帮助。

用通俗的话总结:

“简单说,这个课题不只是写一篇论文,它在理论上能……,在实际工作中能……,还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……。”


6. 国内研究相关综述(第 6 页)

  • 背景是中国地图,旁边有 1、2、3 三个编号条目。

建议写法:

  • 国内研究现状

  • 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?

  • 已经做得比较充分的方面是什么?
  • 还存在什么共性不足(如样本小、方法单一、场景局限等)?

逻辑关系:

  • 按“现有成果 → 存在问题 → 本课题切入点”的顺序来写:

  • 国内谁做了什么;

  • 他们的结论大致说明了什么;
  •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,为你的研究留出空间。

7. 国外研究相关综述(第 7 页)

  • 背景改成世界地图,同样有几条文字说明。

适合内容:

  • 国外代表性研究/经典模型;
  • 与国内研究的不同之处(如方法更复杂、数据更丰富、视角更前沿);
  • 可以点出哪些经验值得借鉴,以及哪些结论在本土环境下需要验证或调整。

对比关系:

  • 与上一页形成“国内 vs 国外”的对比:

  • 一方面说明你掌握了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格局;

  • 另一方面交代你如何在“国内现状”和“国外经验”之间找到自己的研究位置。

8. 主要创新点(第 8 页)

  • 上方标题“主要创新点”;
  • 下面 3 个并列圆形:创新一、创新二、创新三,各自带一小段说明。

可以从这些方向选择:

  1. 创新一:研究视角/研究对象新

  2. 比如以前多从企业角度看,你从用户角度看。

  3. 创新二:研究方法新

  4. 采用了多方法组合、新的数据采集方式或分析工具。

  5. 创新三:研究内容/成果新

  6. 建立了新的指标体系、提出了可落地的系统/模型等。

注意创新点要紧扣前面的“研究现状不足”,让老师看到你是在“别人没做到的空白处”做文章。


9. Part 02 封面:研究方法与思路(第 9 页)

  • 中间“Part 02 研究方法与思路”,形式与 Part01 呼应。

过渡语:

“在明确了背景和创新点之后,下面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,也就是我们打算怎么把这个问题研究明白。”


10. 研究思路(第 10 页)

  • 左侧是一条向上攀升的“阶梯”,写着思路一、思路二、思路三、思路四;
  • 右侧是对应说明文字。

建议逻辑:

  1. 思路一:界定研究对象、明确问题;
  2. 思路二:构建指标或理论分析框架;
  3. 思路三:设计问卷/实验/案例,收集数据;
  4. 思路四:采用相应方法分析数据,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。

关系说明:

  • 阶梯从低到高,表示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;
  • 强调“每一步都为下一步打基础”。

11. 研究方法(第 11 页)

  • 中间一个大圆“研究方法”,周围 4 个小圆条目组成环形结构。

常见组合可以是:

  • 文献研究法(查资料、建框架)
  • 问卷调查法 / 访谈法(采集一手数据)
  • 实证分析 / 统计分析(用软件做回归、方差分析等)
  • 案例分析 / 比较研究(选典型对象做深入剖析)

通俗解释:

“简单说,我们不是只看书、也不是只发问卷,而是把几种方法组合使用:先通过文献厘清理论,再通过问卷/访谈收集数据,然后用统计和案例的方式进行分析。”


12. 研究目标(第 12 页)

  • 左侧是 01–04 的竖向条目,右侧对应 4 条目标说明。

一般可以拆成:

  1. 目标一:描述性目标

  2. 了解当前情况,例如“摸清某类现状”。

  3. 目标二:解释性目标

  4. 分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,回答“为什么会这样”。

  5. 目标三:构建性目标

  6. 构建模型、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。

  7. 目标四:应用性目标

  8. 提出优化策略、设计方案、管理建议等。

逻辑关系:

  • 目标 1–4 从“认识现状 → 分析原因 → 建模总结 → 提出对策”逐步升级;
  • 目标要与前面的“研究意义”和后续“研究方法”对应起来——意义讲的是“价值”,目标讲的是“要达成什么结果”。

三、整体讲解顺序总结(可直接当提纲)

  1. 封面:自我介绍 + 课题名称。
  2. 目录:概括 4 部分结构。
  3. 第一部分:研究背景与现状

  4. 选题背景:宏观到微观(第 4 页);

  5. 研究意义:理论、实践等多角度(第 5 页);
  6. 国内研究综述:成果与不足(第 6 页);
  7. 国外研究综述:经验与差距(第 7 页);
  8. 主要创新点:视角、方法、成果三个层面(第 8 页)。
  9. 第二部分:研究方法与思路

  10. 阶梯图讲整体研究路线(第 10 页);

  11. 环形图讲方法组合(第 11 页);
  12. 条目图讲清 4 项研究目标(第 12 页)。

把你自己的 背景材料、文献梳理、创新点、研究设计和目标 按上面的结构填进去,就能形成一份 逻辑严谨、条理清晰的开题报告讲解稿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下面我按“从整体到逐页”的方式,把这套 开题报告/毕业论文答辩 PPT 整理成一篇可直接改写使用的讲解稿框架。,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12.5 MB
PPT特点:总结与计划、商务汇报、自我介绍、开题报告
PPT页数:28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