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概括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概括
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一套 12 页的简约商务 PPT 模板总览。 整体采用莫兰迪色系(柔和、低饱和的灰绿、米白),字体克制、留白充足,给人的感觉是:简洁、有质感、适合正式又不压迫的商业场景。
从结构上看,它不是随意堆叠的页面,而是一个清晰的汇报骨架:
- 开头:封面 + 目录
- 中间:用“壹、贰、叁”等章节页把内容分成几大块
- 各章节内部:图文介绍、要点说明、流程与数据图表
- 结尾:可作为第三章节封面或总结/致谢页
适合用来做:项目介绍、品牌方案、工作汇报、产品说明等任何需要 “清晰结构 + 少量文字 + 少量数据” 的汇报。
二、按模块/页面拆解说明
1. 封面页(第 1 页)
-
中央大字:“简致。”
-
传达的核心气质是:简约而精致。
- 下方小字(模板说明):大致是“莫兰迪色调简商务通用模板”这一类说明语。
- 画面几乎没有多余元素,只用一条上下细线做装饰,配合灰绿色背景,强调的是 “高级感、克制、留白”。
使用时,可以把主标题换成你的汇报主题,例如: “2025 年 Q1 市场推广方案” 或 “新产品发布会汇报”。
2. 目录页(第 2 页)
- 左侧大字:“目录”。
- 右侧纵向列出 01 / 02 / 03 / 04 四个章节,每个数字后面有一行简短文字说明。
-
这代表整套 PPT 的 四大部分结构,例如:
-
公司与项目概览
- 市场与用户分析
- 方案设计与执行计划
- 数据预期与总结展望
“目录页”的作用,就是先告诉听众:我们接下来会讲几件事,每件事的顺序是什么,让对方有心理准备,不迷路。
3. 章节封面页(第 3、8、12 页)
可以看到三张几乎一样的页面:
- 中心只有一个大字,分别是类似 “壹。”、“贰。”、“叁。”
- 上下用细线分隔,没有正文内容。
这类页就是 章节封面,用来清晰地把内容切成几段:
- 壹:第一部分的开始
- 贰:第二部分的开始
- 叁:第三部分的开始或最后总结部分
在正式汇报中,每当一个较大的主题结束、即将切换到下一块时,用这样的章节页过渡,可以让听众自然“重置注意力”,知道你在进入新内容,而不是继续刚才的话题。
4. 图文展示页(一):图片在右侧(第 4 页)
-
左侧:
-
顶部是英文标题 “HERE IS YOUR TITLE HERE”,下面是 3–4 行正文说明。
-
右侧:
-
一张场景照片(类似户外街景或装饰画面)。
这是典型的 “文字说明 + 场景图片” 页面,用来:
- 展示一个案例、场景或产品实拍图;
- 左侧用文字补充背景、结果、亮点;
- 右侧图片让信息更具象,更有代入感。
比如可以用来写:“项目背景介绍”、“品牌故事”、“线下活动现场”等。
5. 纯文字要点页(第 5、9 页)
两页结构非常相似:
- 左侧有英文小标题 “HERE IS YOUR TITLE HERE”;
- 右侧是多段文字,排成两列或多行段落。
这类页主要适合用来做:
- 要点分条说明:例如“项目目标”“用户痛点”“解决方案优势”等;
- 或者 列出几条结论/策略,让听众一眼就看到重点。
建议在实际使用时,把长句拆成简短的条目,每条控制在 1~2 行,让阅读更轻松。
6. 图文展示页(二):左右分栏(第 6 页)
-
左侧:
-
用 “1 / 2 ...” 的数字开头,列出两条或多条说明。
-
右侧:
-
一张生活方式感很强的照片(人物 + 绿植)。
这类页更适合用来讲:
- 两个核心卖点/两种方案对比;
- 或者 现状 vs 目标、问题 vs 对策 等。
逻辑关系通常是:
右侧图片营造整体氛围和情境, 左侧文字则是这张图背后的“解释”和“重点”。
7. 流程/时间轴页(第 7 页)
- 页面中间是一条水平线,线上分布 3 个节点;
- 每个节点上方有标题,下方有简短说明,整体结构非常像 时间轴或步骤流程。
这页适用来表达:
- 三阶段流程:比如“调研 → 设计 → 实施”;
- 项目时间线:比如“Q1 准备期 → Q2 上线期 → Q3 优化期”。
对于不熟悉项目的人,这样的时间轴能清楚告诉他们: “我们不是一下子完成所有事情,而是按这个顺序一步步推进”。
8. 数据图表页:柱状图(第 10 页)
- 左侧是一个 柱状图;
- 右侧有 “ADD YOUR TITLE HERE” 的标题和多行文字说明。
柱状图(竖条形的图表)一般用来对比:
- 不同时间的数据变化,比如每个月的销量;
- 不同类别的差异,比如不同产品线的营收。
逻辑使用方式:
- 先看柱子差异:哪一项更高、哪一项更低?
-
再用右侧文字解释原因与结论:
-
为什么这里高?
- 这说明了什么?
- 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?
简单理解:图表负责“直观展示数据”,右侧文字负责“翻译数据告诉你这意味着什么”。
9. 关系/循环页:圆环图(第 11 页)
- 中间是一个四段式的圆环图,数字 01 / 02 / 03 / 04 分布在圆环上;
- 周围有对应的文字说明。
这种图通常表示 循环关系或四个环环相扣的模块,比如:
- “发现问题 → 制定方案 → 落地执行 → 复盘优化” 的闭环;
- 或 “品牌认知 → 兴趣 → 购买 → 复购/推荐” 的用户路径。
这里的逻辑强调的是:
四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,而是一个 不断循环的系统,每一环都影响下一环。
三、整体逻辑串联
把这 12 页按逻辑连起来,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汇报框架:
- 封面(1):告诉大家我们要开始一场简洁精致的商务汇报。
- 目录(2):提前说清楚这场汇报会分成哪四部分。
- 第一章节封面(3):提示“正式进入第一个主题”。
-
第一章内容(4–7):
-
用图文介绍背景/案例(第 4 页);
- 用纯文字展开具体要点(第 5 页);
- 用图文组合解释关键卖点或问题/对策(第 6 页);
- 用流程/时间轴讲清楚推进步骤(第 7 页)。
- 第二章节封面(8):切换到下一大块内容。
-
第二章内容(9–11):
-
继续用文字列出第二部分的核心结论或策略(第 9 页);
- 用柱状图展示关键数据对比(第 10 页);
- 用圆环图说明整体方法论或闭环模型(第 11 页)。
-
第三章节封面或结束页(12):
-
可以作为第三部分的开篇,或改成“感谢聆听 / Q&A”作为结束。
四、给终端用户的使用提示(简要)
- 只要把 文字替换成你的项目内容、图片换成你的实拍或配图,这套模板就能直接用于正式汇报。
-
记住一个简单原则:
-
章节页:负责“分段提醒”;
- 文字页:负责“讲清楚逻辑和结论”;
- 图文页:负责“让内容更好看、更好懂”;
- 图表页:负责“用数据支撑观点”。
这样,你不仅能看懂这套 PPT 在讲什么,也能快速把它变成 你的 汇报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