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这一组缩略图展示的是一套 卡通风格的「教学通用 PPT 模板」。 顶部有三只小动物趴在纸张上的插画,整体配色柔和、可爱,适合:
- 小学 / 初中课堂教学
- 培训课堂、亲子活动、兴趣班等轻松场景
核心目的:
帮老师或讲解人,按「四个部分」有条理地讲授一门课程或一个主题,同时保持趣味性与亲和力。
二、整体结构一览
从 12 张缩略图可以看出,这套模板的大框架是:
- 封面(第 1 页)
- 目录(第 2 页)
-
四个章节
-
第一章:01(第 3–4–5 页)
- 第二章:02(第 6–7–8 页)
- 第三章:03(第 9–10–11 页)
- 第四章:04(第 12 页)
每一章都有一个大号数字的章节封面,再配几页不同排版的内容页,用来放知识点、步骤、示例等。
三、逐块说明关键内容
1. 封面页:教学通用 PPT 模板(第 1 页)
- 中间大标题:「教学通用 PPT 模板」
- 下方有一行英文占位文字,用来放课程副标题或一句口号。
-
底部小条可写:
-
日期(如:202X / 0X / 0X)
- 授课人 / 班级等信息
作用: 告诉学生和听众——今天这节课 / 这场分享的主题是什么,由谁来讲。
2. 目录页:四大部分的课程提纲(第 2 页)
- 顶部仍然是三只小动物和纸张框架,保持整体统一。
- 中间大字:「目录」
-
下方列出 01、02、03、04 四个条目,每条都有:
-
小标题占位(“点击输入文本标题”)
- 简短说明文字占位
通俗解释「目录」: 就是把整个课件要讲的内容,先列一个提纲,让同学们/听众提前知道将要学哪四块内容。
3. 第一部分:01 章节页及内容(第 3–5 页)
3.1 章节封面:01(第 3 页)
- 大号数字 「01」
- 下方主标题占位:可以写“第一章:导入与背景”“单元一:基础概念”等。
- 再往下是几行提示文字,可说明本章大致要讲什么。
作用: 起到“翻开新章节”的提示,让学生知道从这里开始换到第一块正式内容。
3.2 单块内容说明页(第 4 页)
- 标题栏写“点击输入文本标题”;
-
正文区域是一整块文本框,可以放:
-
知识点的详细解释
- 案例故事
- 背景介绍等
特点: 适合讲一个核心知识点或一段较完整的文字说明。
3.3 四要点概览页(第 5 页)
- 上方标题:同样为可编辑的文本标题。
- 中间分成 四个带序号的小圆圈:1、2、3、4,每个下面都有对应小段文字。
可用场景:
- 总结某个概念的四个特点;
- 罗列学习本章内容的四个步骤;
- 对比四个选项或四类分类。
逻辑关系: 从 1 到 4 可以表示顺序(先做什么再做什么), 也可以表示并列的四个方面(四个特征、四个注意点)。
4. 第二部分:02 章节页及内容(第 6–8 页)
4.1 章节封面:02(第 6 页)
- 大号数字 「02」
- 标题占位:例如“第二章:核心知识点”“单元二:实践活动”等。
- 下方几行文字说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目标。
4.2 左右分栏说明页 + 插画(第 7 页)
- 标题区不变;
-
内容区明显分为左右两栏:
-
左侧一段文字或列表;
- 右侧有杯子/纸团等插画,下面也有文字说明。
通俗理解:
-
这种两栏结构可以用来做对比或分类:
-
左边写“概念/理论”,右边写“例子/应用”;
- 左边写“优点”,右边写“不足”;
- 或者左右两个不同方案。
4.3 图标并列说明页:信封图标(三栏)(第 8 页)
- 上方标题不变;
- 中间有 三只信封图标,每个信封下方都是一块文本区域。
适合用来:
- 列出三条重要通知 / 三个任务;
- 三项课堂活动;
- 三个学习技巧。
逻辑关系: 通常是并列的三大重点,可以强调“这三条都很重要,要记住”。
5. 第三部分:03 章节页及内容(第 9–11 页)
5.1 章节封面:03(第 9 页)
- 大号数字 「03」
- 标题占位:可写“第三章:练习与巩固”“单元三:综合应用”等。
- 下方小字说明:本部分可能偏向练习、活动或项目实践。
5.2 左右箭头流程页(第 10 页)
- 中间仍有标题区;
- 内容区可以看到左右方向的箭头和两个色块文本框。
用法示例:
- 说明两个方向的选择:A 方案 vs B 方案;
- 显示前后对比:改变前 / 改变后;
- 或者表示信息从一边流向另一边:比如“老师讲解 → 学生练习”。
逻辑关系: 用箭头强调“有方向、有先后”——不是简单罗列,而是存在转换或影响。
5.3 环形 3 步骤页(第 11 页)
- 中间有一个虚线圆圈,圈上有 1、2、3 三个节点;
- 左、右两侧各有文本区,标注步骤或说明。
适合表示:
- 一个循环过程:如“预习 → 上课 → 复习 → 再回到预习”;
- 某件事的三步法:第一步做什么,第二步做什么,第三步检查与反馈。
通俗解释: 这类图通常叫“流程图”或“循环图”,就是用图形展示一个过程的顺序和重复性。
6. 第四部分:04 章节封面(第 12 页)
- 大号数字 「04」
- 标题占位:可以是“第四章:课堂小结”“单元四:拓展与作业”等。
- 页面更简洁,只保留标题和文字区域。
适合用来:
- 做整节课的总结;
- 布置课后作业;
- 给出延伸阅读、思考题等。
四、逻辑关系与使用建议
-
整体是「四章式教学结构」
-
01 → 导入 / 基础:讲背景、基本概念;
- 02 → 知识讲解:分点展开、举例说明;
- 03 → 实践与练习:流程、方法、举例、训练;
-
04 → 总结与作业:回顾重点、给出任务。
-
多种版式,对应不同教学目的
-
大段文字页:适合概念解释、故事情境;
- 四点/三点罗列页:适合总结关键点;
- 对比/箭头页:强调变化、选择或方向;
-
环形步骤图:强调流程和循环学习。
-
风格统一,降低学生心理距离
-
小动物 + 糖果配色 → 营造轻松氛围;
- 适合面对儿童或青少年,让知识看起来没有那么“硬邦邦”。
五、总结
这张缩略图展示的,是一套 面向教学场景的可爱风 PPT 模板。 通过 封面 → 目录 → 四大章节 的结构,再配合多种内容排版(列表、流程、对比、循环),帮助授课老师把一节课拆成清晰的几个部分,让学生:
- 一眼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;
- 在每个章节中,明确“现在学到哪一步、重点是什么”;
- 最后通过流程图和要点总结,加深理解和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