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这套页面是一份 「活动策划商业计划书」 的模板预览。 主色是黑、白、米金色,整体偏商务、理性,很适合用来对甲方或老板做活动方案汇报。
它想解决三个问题:
- 讲清这次活动是干什么的 —— 活动背景与概述;
- 说明为什么要做、要达到什么效果 —— 推广目标;
- 通过结构化的页面,让你能顺着「概述 → 目标 → 后续方案」把活动计划讲完整。
当前截图里主要是前两大部分:活动概述 + 推广目标。
二、逐页 / 逐模块讲解
我按 1~12 页,从左到右、从上到下来说明每页在整套方案里的作用和逻辑。
1. 第 1 页:封面——告诉对方“这是一份什么方案”
页面要点:
- 大标题:活动策划商业计划书
- 背景:城市天际线照片,下方黑色大底,显得正式、专业。
- 下方小字区域可填写:项目名称、公司名称、提案人、日期等。
讲解时可以这样开场:
“今天向各位汇报的是 XX 品牌的活动策划商业方案,接下来我会从活动概述、推广目标、执行思路和预算等方面进行说明。”
2. 第 2 页:策划流程——先把整体结构交代清楚
上方标题:策划流程 中间有四个并列的色块,每个写着一步,下面有编号 01~04,例如:
- 活动概述
- 推广目标
- 实施方案
- 预算 / 效果预估
(文案可按你实际内容替换)
逻辑关系:
- 这是整个方案的 “路线图”:先说明是什么活动,再说想达到什么效果,然后是具体怎么做,最后说投入与回报。
- 听众从这里就能看到:你的汇报是有 完整闭环 的,而不是零碎想法。
3. 第 3 页:章节封面 Part 01——进入「活动概述」
左侧是大图,右侧文字区域:
- 标题:Part 01 活动概述
- 下方有一句简短的说明文字 + 按钮(可以写“活动背景介绍”)。
作用:
- 告诉大家,从这一页开始,我们进入第一部分:
先把活动的背景、定位、基本信息介绍清楚。
4. 第 4 页:活动概述——用多张图片呈现活动场景
- 标题:活动概述
- 中间是一个类似「轮播图」的结构:中间一张大图,两侧有左右箭头,下方每张图写着“标题添加”。
适合放的内容:
- 不同活动场景或参考案例:线下路演、发布会、展览、线上直播等;
- 也可以展示本次活动涉及的几个关键画面:主会场、互动区、签到区等。
讲解建议:
-
不要只说“这是几张图”,而是用一句话点出每张图要传达的感觉:
-
“这张图展示的是我们希望营造的发布会氛围”;
- “这一张体现互动体验区,突出参与感”。
5. 第 5 页:活动概述——三要素结构图
标题仍然是 活动概述。左侧是一个三层类似「漩涡/水滴形」的图,里面有三个图标;右侧是三行文字条。
这页可以解释为:
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次活动的核心要素。
例如:
- 目标人群(给谁看)
- 活动主题(说什么)
- 活动形式(怎么呈现)
逻辑关系:
- 左边图形是整体结构,
- 右边三行文字分别对三个要素进行解释,
- 表达的是“三个要素共同构成这场活动的基本画像”。
6. 第 6 页:活动概述——信息点拆解 + 背景照片
- 页面中部有 3~4 个带图标的小方块,分别写着“标题添加”;
- 右侧是一张办公/讨论场景照片。
适合呈现的内容:
- 活动的时间、地点、规模、形式等基础信息;
- 或者活动的亮点卖点:比如 IP 联名、明星助阵、多渠道联动。
理解方式:
- 小方块是“关键信息点清单”;
- 图片补充“商务、专业、团队协作”的氛围,增强可信度。
7. 第 7 页:活动概述——参与人群 / 资源结构
- 上方仍是“活动概述”;
- 中间横向排布了 3~4 个图标 + 标题的模块,下方可写简短说明;
- 背景有一张大图做衬托。
可用来说明:
- 活动涉及的 核心角色:品牌方、媒体、KOL、用户;
- 或 资源构成:线上资源、线下资源、合作伙伴、福利奖品。
逻辑关系:
- 各模块为并列关系,合在一起说明:
“这场活动牵动了哪些对象 / 需要哪些资源共同参与。”
8. 第 8 页:章节封面 Part 02——进入「推广目标」
结构与第 3 页类似:
- 标题:Part 02 推广目标
- 配图仍是商务会议场景。
作用:
- 从“活动是什么”切换到“活动要达到什么效果”;
- 为后面的目标拆解和数据指标做铺垫。
9. 第 9 页:推广目标——用“山峰 + 比例”表达目标高低与占比
- 标题:推广目标
- 中间是两座不同高度、不同颜色的「山峰」图形,下方写着 55%、74% 这样的数字和文字说明。
可以这样理解:
-
山峰象征“要攻克的高地”,百分比可以表示:
-
目标完成度预估;
- 或两类目标的权重(例如品牌曝光 vs 销售转化)。
讲解示例:
“我们这次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品牌曝光,希望提升 74% 的曝光量;其次是销售转化,争取带来 55% 的销售增长。”
10. 第 10 页:推广目标——分点描述多个具体指标
- 标题仍是「推广目标」;
- 左侧是一段总说明文字,右侧是 3~4 个带小图标的条目。
适合列出 可量化的 KPI(关键指标),比如:
- 活动期间累计曝光次数;
- 参与用户人数;
- 新增粉丝 / 会员数量;
- 销售额或线索数量等。
“KPI” 这种专业词,讲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成: “我们为这次活动设定了几个可以量化的目标,方便事后检验效果。”
11. 第 11 页:推广目标——目标拆分为三个部分
- 背景是暗色照片,上面叠加三个并排的模块:Part 01 / Part 02 / Part 03,下方有按钮。
这页适合将目标做一次 结构性拆分,例如:
- Part 01:品牌认知目标
- Part 02:销售转化目标
- Part 03:用户运营目标(比如沉淀私域、收集数据等)
逻辑关系:
- 三个部分彼此并列,但都指向同一个大目标:
“让这次活动既有声量,又有销量,还能沉淀长期资产。”
12. 第 12 页:推广目标——用案例/场景承接目标
- 标题还是「推广目标」;
- 左边是一张人物工作场景照片,右边是大块文字说明;
- 页面底部有三个横向按钮/标签,可写“品牌曝光”“销售转化”“用户互动”等。
用途:
-
作为本部分的小结或承接页:
-
右侧文字用来总结“综合目标诉求”;
- 下方三个按钮可以引出下一章节(例如推广策略、执行方案)。
三、整套结构与逻辑小结
把这 12 页串起来,其实就是一份活动策划案的前半段逻辑:
-
封面 + 流程(1–2 页)
-
明确这是“活动策划商业计划书”;
-
告诉对方你将按“概述 → 目标 → 实施 → 预算”的顺序来讲。
-
Part 01 活动概述(3–7 页)
-
用图片、结构图、图标模块,从多个角度把活动的:
- 背景 & 场景;
- 三个核心要素;
- 基本信息(时间地点形式);
- 参与角色 & 资源构成 讲清楚。
-
Part 02 推广目标(8–12 页)
-
先用山峰+百分比概括目标优先级和大致数值;
- 再用图标条目拆出多个可量化指标;
- 用 3 个 Part 做结构化拆分,让人明白“我们既要声量,也要效果,还要沉淀”;
- 最后一页用图文结合做小结,顺势过渡到后面的“推广策略 / 执行方案”。
你在真实汇报时,只要把每一页的占位文字替换成自己的内容,并在讲解时始终围绕两个问题展开—— “这是怎样一场活动?” 和 “我们想通过这场活动达到什么效果?”, 就能用这套模板讲出一份思路清晰、逻辑完整的活动策划商业计划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