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这张图其实是一个 12 页的 PPT 模板拼图,整体风格是蓝色低多边形 / 几何科技感。 主标题大致是「202X 创意低多边形简约通用」,适合用来做公司年报、项目路演、产品方案等。
整套页的目的可以概括为:
- 有一个清晰的结构(封面 → 目录 → 分章节 → 各种内容页);
- 用多种图表来表现:结构关系、层级、数据变化、功能模块、流程步骤等;
- 帮你把一个「创新/科技/互联网类方案」讲得有条理、看起来专业。
二、按区域说明关键内容
我按从左到右、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讲解。
1. 第 1 页:封面
- 左下是一个由多边形拼成的地球/球体,代表全球化、科技、创新。
- 中上部是年份「202X」和主标题「创意低多边形简约通用」,右上有公司名称和网址占位。
-
作用:
-
明确这是一个科技感、国际化风格的方案;
- 封面只需要保留:项目名称、公司名、日期/汇报人。
2. 第 2 页:目录页
- 左侧是一个蓝色对话框写着「目录」;
- 右侧有竖排的 01 / 02 / 03 / 04 四个节点,每个后面是简短的文字说明。
-
可以用来拆分为四大部分,例如:
-
公司与行业背景
- 产品/解决方案介绍
- 营销/运营策略
- 计划与展望
- 逻辑:先把全局结构告诉观众,让大家知道接下来会按这四个部分展开。
3. 第 3 页 & 第 9 页:分章节过渡页(PART01 / PART02)
- 页面中间写着「间隔页面 | PART01 / PART02」,下面是蓝色几何山峰背景。
-
用途:
-
在正式内容之间做章节切换,给观众一个「这一部分讲完了,下面进入下一部分」的心理缓冲;
- 标题下方的小字可以写上本章节的核心一句话,例如「本部分介绍产品整体方案」。
4. 第 4 页:四象限/四模块结构图
- 中间是一个十字形向四周延展的结构,每个箭头里有社交媒体图标(如 Twitter、Instagram 等,只是示意)。
-
用于表示:
-
四个核心模块/渠道,共同围绕中间的「主题/平台」展开;
- 比如:PC 端、移动端、线下渠道、合作伙伴,或者「内容、渠道、用户、数据」四个维度。
-
逻辑关系:
-
中心是「统一平台或核心系统」;
- 四个方向是支撑这个核心的关键要素。
5. 第 5 页:立体方块 / 组合结构图
- 左侧是几组蓝色立体方块(像积木、蜂巢),右侧用文字说明每一块。
-
适合用来讲:
-
产品的功能模块;
- 公司业务的几大板块;
- 或者一个系统中几个子系统是如何拼在一起的。
-
理解方式:
-
每个方块代表一个「模块」,多个方块组合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。
6. 第 6 页:金字塔层级结构图
- 中间是由深到浅的金字塔,分为若干层;两侧是文字说明。
-
金字塔常见含义:
-
从底层基础 → 中层能力 → 顶层目标;
- 可以用来解释「用户分层、服务等级、产品版本、组织层级」等。
-
逻辑关系:
-
底层越宽,代表基础面越大、数量越多;
- 越往上越核心、越精细,人数或数量越少。
7. 第 7 页:柱状图数据展示
- 右侧是多根蓝色立体柱子,有高度对比,还带着向上箭头。
-
用途:
-
展示数据变化趋势,比如销量、用户数、收入、转化率等;
- 可以设置为年份/月份/阶段性的对比。
-
解读方式:
-
柱子越高代表表现越好;
- 可以用 2–3 句话说明「整体呈上升趋势」「某一年特别突出」等结论,而不是只念数字。
8. 第 8 页:大脑形概念图(创新/智能)
- 中间是一个多边形拼成的大脑图形;
- 周围环绕 5–6 个圆形小图标,每个有文字说明。
-
表达含义:
-
与「智能、创新、思维、技术架构、能力矩阵」相关;
- 每个小图标可以代表一个能力点:数据分析、算法能力、行业经验、运营能力、安全合规等。
-
逻辑关系:
-
中间的大脑是「整体智能能力」;
- 周围的点是构成这种能力的几大要素。
9. 第 10 页:竖直叠加的立体方块(阶段/步骤)
- 中间是上下叠起来的一串立体方块,左右两侧各有文字说明。
-
适合说明:
-
项目实施的阶段:立项 → 设计 → 开发 → 上线 → 运维;
- 或者用户旅程:认知 → 兴趣 → 体验 → 购买 → 复购。
-
逻辑:
-
从下往上,一步一步往上走;
- 每一层都是上一层的延续与升级。
10. 第 11 页:双漏斗/双流程对比
- 左右各有一个类似「倒三角/漏斗」的图形,下面连着图标。
-
场景:
-
对比两种方案(如旧方案 vs 新方案);
- 或者两条业务线的转化流程(如 B 端 / C 端)。
-
逻辑关系:
-
每个漏斗从上宽下窄,表示「逐步筛选、逐步沉淀」;
- 可以用来说明「流量如何一步步变成有效用户/付费客户」。
11. 第 12 页:阶梯式步骤 + 右侧要点列表
- 左侧是 4 块从上到下错位的立体条形,每块上有小图标;
- 右侧是对应的圆点列举。
-
用途:
-
列出某个主题下的四个关键行动/策略;
- 配合右侧文字,把每一条说明清楚。
-
逻辑:
-
从上到下,可以代表时间顺序、重要程度、执行顺序;
- 让观众一眼看到有「四件事」需要关注。
三、整体逻辑小结
把这 12 页连起来,其实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汇报结构:
-
开场与导航
-
封面(第 1 页):告诉大家「这是关于 XX 年、XX 主题的方案」。
- 目录(第 2 页):先给出整体框架。
-
章节过渡页(第 3、9 页):在不同部分之间切换。
-
阐述现状与结构
-
多模块图(第 4、5 页):说明我们有哪些模块/业务组成。
-
金字塔 & 大脑图(第 6、8 页):解释我们的层级结构和能力构成。
-
用数据和流程证明
-
柱状图(第 7 页):用数据展示成绩或趋势。
- 叠加方块、漏斗、阶梯图(第 10–12 页):讲清楚项目阶段、转化流程、关键行动。
你在实际使用这套模板时,只需要:
- 把每页的标题改为你自己的内容;
- 用通俗的话说明「这张图想告诉大家什么结论」,而不是逐字念 PPT;
- 在讲图表时,重点说结构和趋势:谁在支撑谁、从哪里到哪里、哪里有提升或问题。
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根据你的真实主题(比如某个具体项目),帮你把每一页改成完整的中文讲解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