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青绿色为主色、几何块面+扁平图表的 毕业论文答辩 PPT模板
总结与计划 1 min read

以青绿色为主色、几何块面+扁平图表的 毕业论文答辩 PPT模板

Blog Author

下面我把这套 PPT 当成一份 毕业论文/项目答辩通用模板 来讲解,整理成一篇你可以直接改字使用的讲解稿框架。


一、核心主题和整体目的

  • 主题定位: 这是一套以青绿色为主色、几何块面+扁平图表的 毕业论文答辩 PPT 模板,风格清爽、现代感强。
  • 整体结构(看第 2 页目录):

  • 绪论

  • 研究方法与思路
  •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
  • 研究成果与应用
  • 论文总结
  • 汇报目的: 围绕这五部分,依次回答三个核心问题:

  • 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?(绪论)

  • 你是怎么做的?(研究方法与思路 + 关键技术)
  • 做出了什么结果,有什么价值?(成果应用 + 总结)

二、按模块/区域说明关键内容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——“我是谁,在讲什么”

页面结构:

  • 左侧大面积灰白几何背景,中间标题区域写着“202X 唐峰设计 PPT 模板”,下面英文副标题“毕业论文答辩通用模板”。
  • 右上角可以写:学院、年级、班级等信息;底部写指导老师、汇报人等。

讲解示例:

“各位老师好,我是 XX 学院 XX 专业的 XX,今天进行毕业论文答辩,题目是《……》。”


2. 目录页(第 2 页)——整体导航

页面结构:

  • 左侧是一块圆形+长条的“目录”标签;
  • 右侧纵向列出五条目录:

  • 绪论

  • 研究方法与思路
  •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
  • 研究成果与应用
  • 论文总结

说明要点:

“本次汇报分为五个部分:首先是绪论,其次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,然后说明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,之后展示研究成果和应用,最后进行论文总结和展望。”


3. Part 1 封面:绪论(第 3 页)

作用:

  • 作为第一章节的过渡页,突出大号数字“1 绪论”,让听众明确:接下来这一段都在讲“背景与问题”。

可加小标题:

  • 选题背景
  • 研究目的与意义
  • 国内外研究现状

4. 绪论内容一:背景/现状四要素(第 4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四个并排的菱形图标,每个下面有一段文字说明。

可以这样划分:

  1. 行业背景 / 社会背景
  2. 研究对象的现状(学校、企业、系统等)
  3. 存在的主要问题
  4. 研究机会或动机

逻辑关系:

  • 从“环境 → 对象 → 问题 → 研究动机”,把“为什么要做”讲完整。

5. 绪论内容二:研究框架或研究内容(第 5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一排五个菱形图标,如“模块一~模块五”,下方有简短说明。

适用内容:

  • 研究的五个子任务 / 子问题;
  • 或论文的章节结构:理论分析、模型构建、系统设计、实验验证、对策建议等。

解释方式:

“整体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模块:第一……,第二……,第三……,依次推进,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。”


6. 绪论内容三:数据现状 / 问卷结果(第 6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中心是一张圆环图(饼图/环形图),周围标出 50%、25%、10%、15% 等比例;
  • 下方还有一段文字说明。

可以用来展示:

  • 问卷调查中不同选项的占比;
  • 系统使用率、满意度等关键统计数据。

通俗讲法:

“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,大约一半的用户认为……,只有约一成用户会……,这说明目前在 XXX 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短板。”


7. 绪论内容四:图片案例/场景展示(第 7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由 4 块图片拼成一个矩阵,每块配简短标题,表现不同场景或案例。

适合内容:

  • 项目的应用场景:例如教学场景、办公场景、线上平台等;
  • 或典型案例:A 公司、B 系统、C 用户群等。

用途:

  • 让老师直观感受到“这个研究发生在怎样的真实环境中”,增强可信度。

8. Part 2 封面:研究方法与思路(第 8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大号数字“2”,右侧写“研究方法与思路”。

过渡语:

“在明确了研究背景和问题之后,下面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采用的方法,也就是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。”


9. 方法与思路一:流程/时间推进图(第 9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下方是一组逐步升高的“台阶式区域图”,代表时间或阶段;
  • 上方为段落文字。

建议用法:

  • 表示研究的阶段推进:

  • 第一阶段:文献调研

  • 第二阶段:需求分析与模型构建
  • 第三阶段:系统设计与实现 / 实验设计
  • 第四阶段:测试与优化
  • 第五阶段:结果分析与撰写论文

逻辑关系:

  • 高度逐渐上升,意味着研究在不断深入、成果逐步积累。

10. 方法与思路二:整体框架 + 指标设计(第 10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中间有一个箭头指向“点击添加标题”,两侧是说明文字,底部有几条横向对比条。

适合内容:

  • 研究整体框架(比如输入→处理→输出);
  • 或指标体系/变量说明(每个条代表一类指标,条长可表示权重或重要性)。

通俗解释:

“整体上,我们以 XXX 为输入,通过 XXX 方法进行处理,最终得到 XXX 结果。指标方面,我们重点关注 A、B、C 三大类指标,其中 A 的权重最高……”


11. 方法与思路三: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(第 11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左侧图片为调研/讨论场景,右侧大段文字,并有几块青色文本框突出要点。

建议说明:

  • 研究对象:例如“某高校本科生”“某企业的客户数据”;
  • 数据来源:问卷、访谈、日志数据、公开数据库等;
  • 样本量与采集方式,保证数据可靠性。

讲解示例:

“本研究以 XX 为主要对象,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共收集到 N 份有效样本,同时结合系统日志数据,保证数据既有广度也有深度。”


12. 方法与思路四:方法组合与效果对比(第 12 页)

页面结构:

  • 四个并列的圆环百分比图:75%、82%、59%、23% 等,每个下方一小段说明。

可用来说明:

  • 不同研究方法/策略在效果上的对比(准确率、满意度等);
  • 或不同实验组/方案的结果差异。

逻辑关系:

  • 横向对比:哪个方案效果最好,哪个存在问题;
  • 纵向总结:结合数字说明最终选择了哪种方法,并解释原因。

三、整体逻辑串联(可直接用作讲解提纲)

  1. 封面:自我介绍 + 课题名称。
  2. 目录:说明汇报将围绕“绪论 → 方法与思路 → 关键技术 → 成果应用 → 总结”展开。
  3. 绪论部分

  4. 用菱形图(第 4 页)讲背景和问题;

  5. 用多模块菱形(第 5 页)概括研究内容框架;
  6. 用环形图(第 6 页)展示关键数据,证明问题真实存在;
  7. 用图片矩阵(第 7 页)补充场景和案例。
  8. 研究方法与思路部分

  9. 用台阶区域图(第 9 页)说明研究阶段和推进过程;

  10. 用箭头+条形图(第 10 页)展示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;
  11. 用图文页(第 11 页)交代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;
  12. 用多个百分比圆图(第 12 页)做效果比较或方法验证。

把你自己的 背景、数据、方法和结果 按照这些版式填进去,再配上相应的讲解,就能得到一份 结构清晰、逻辑顺畅、视觉统一的答辩讲解稿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下面我把这套 PPT 当成一份 毕业论文/项目答辩通用模板 来讲解,整理成一篇你可以直接改字使用的讲解稿框架。,一、核心主题和整体目的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6.1 MB
PPT特点:总结与计划、商务汇报、扁平风格、自我介绍
PPT页数:28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