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风通用商务模板
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
这一套 PPT 以“中国风通用商务模板”为主题,整体色调是深蓝 + 米白,配合屋檐、飞鹤、折扇、窗棂、荷花等元素,营造出典雅、克制的东方氛围。
功能上,它是一套可以套任何主题的汇报模版,适合做项目介绍、品牌故事、年度总结等,结构大致是:
封面 → 目录 → 第一章:现状与数据 → 第二章:结构与重点 → 收尾说明
二、按版块逐页讲解
1. 封面页(第 1 页)——定调:中国风商务汇报
- 左下是古建筑屋檐,右侧是圆月与飞鹤,背景为深蓝夜空。
- 中间竖排文字“中国风通用”,可以替换为你的演讲标题。
-
作用:
-
一眼告诉观众:这是偏文化气质的正式汇报;
- 同时不写具体业务内容,给后面留悬念。
可以配一句开场话,例如:
“今天这份汇报,想用最简洁的方式,和大家分享一个带着中国气韵的项目 / 品牌 / 计划。”
2. 目录页(第 2 页)——整体框架
- 中间五个竖直模块,对应“壹、贰、叁、肆、伍”五个章节。
- 上方是“输入报告目录”的标题,下方可写每一章的简短说明。
- 逻辑上,这是给观众一个路线图:接下来会按什么顺序展开。
建议常见拆法:
- 概况 / 背景
- 现状分析
- 数据与成果
- 问题与挑战
- 策略与规划
3. 第一章扉页(第 3 页)——章节开篇
- 画面主体是展开的折扇,上面写“第一章”,下方有竖排小标题。
-
扉页的作用:
-
视觉上提醒观众“新章节开始了”;
- 让他们大脑重置,从宏观跳入第一个主题。
可口头承接目录页:
“下面进入第一部分,我们先看整体概况。”
4. 概况说明页(第 4 页)——大段文字的总览
- 左侧竖排标题“概况”,右侧是对称排版的大段文字。
-
适合讲:
-
项目的背景来源;
- 行业环境、政策环境;
- 或者当前业务的大致情况。
通俗理解: 这是“一句话说不完,只能好好讲一页的内容”。可以放故事感、宏观描述。
5. 三栏对比页(第 5 页)——重点内容分栏
- 中间是三个竖向矩形模块,可分别写“现状、问题、机会”或“三个子板块”。
-
每栏下方都有条目式说明,适合:
-
三个产品线、三个区域市场;
- 或三种人群/场景的对比。
逻辑关系: 在第 4 页“总体概况”的基础上,把内容拆开成三个重点板块,方便横向比较。
6. 关键词聚焦页(第 6 页)——总结这一章的核心词
- 左侧是几段文字说明,右侧是一个圆形徽章,中间写“关键词”。
-
用法:
-
在讲完概况和分栏之后,把这一章浓缩成 2–3 个关键词;
- 如“稳定、增长、升级”,每个词下面配一句解释。
适合口头这样承上启下:
“从以上内容抽出来看,这一部分可以用三个词概括……”
7. 柱状图数据页(第 7 页)——趋势展示
- 画面中是上升的柱状图,右上角显示百分比。
-
数据适合用来表达:
-
市场规模变化;
- 销售额/用户数的增长趋势;
- 关键指标在不同年份或阶段的对比。
专业名词翻译一下:
- 趋势:就是“往哪个方向在变,是越来越好还是在下降”;
- 指标:就是“我们用来衡量成效的数字,比如销量、满意度等”。
讲解时注意顺序: 先说横轴是什么(时间 / 类别),再说纵轴是什么(数值 / 比例),最后再点出“看到什么变化”。
8. 仪表盘数据页(第 8 页)——当前状态对比
- 有三个类似“汽车仪表盘”的圆弧,指针位置不同。
-
每个仪表盘下面可以写一个指标名称,比如:
-
用户满意度
- 项目完成度
- 风险程度
与第 7 页的关系:
- 第 7 页讲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过程;
- 第 8 页讲此时此刻的状态好不好。
9. 第二章扉页(第 9 页)——进入新的主题
- 再次出现折扇,只是标题换成“第二章”。
- 用来引出下一部分,比如“策略设计”“组织结构”“执行规划”等。
10. 结构图 / 四象限页(第 10 页)
- 中央是一个中式窗棂样式的方形框,四周分布四个文字模块。
-
很适合用来讲:
-
四大策略支柱;
- 四个工作维度(产品、渠道、品牌、服务);
- 或者某个体系中的“四个关键模块”。
逻辑作用: 把零散的内容组织成一个结构图,让人知道“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”。
11. 图文混排页一:文字 + 花卉(第 11 页)
- 左侧是多条项目式文字,右边是一枝莲花。
-
适合写:
-
某个模块的详细说明;
- 或者把行动计划列成 3–5 条。
花卉元素的出现,让本页不用太“硬邦邦”,文字内容可以偏柔性一点,比如“品牌调性、价值主张”等。
12. 图文混排页二:文字 + 兰草(第 12 页)
- 布局与第 11 页类似,只是右侧换成兰草与蝴蝶插画。
-
可以作为:
-
整份汇报的结语;
- 或第二章的收尾说明。
你可以在此页总结:
“回到一开始的初心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规划,让项目在保持中国风气质的同时,又拥有清晰的数据支撑和执行路径。”
三、整体逻辑小结
把 12 页串起来,就是一条非常清晰的讲述路径:
- 封面→目录:交代主题与内容框架;
-
第一章(3–8 页):
-
先讲宏观概况(4 页);
- 再做三块内容拆解(5 页);
- 接着提炼关键词(6 页);
- 最后用柱状图 + 仪表盘,把“趋势 + 现状”用数据说清楚(7–8 页)。
-
第二章(9–12 页):
-
用扉页重新聚焦(9 页);
- 用结构图展示整体方案或体系(10 页);
- 用两页图文混排补充细节与总结(11–12 页)。
这么讲下来,既有故事线(从背景到方案)、也有数据线(趋势与现状),还始终保持淡雅的中国风视觉,非常适合用于正式又有文化气质的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