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:停课不停学的“黑板课堂”
总结与计划 1 min read

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:停课不停学的“黑板课堂”

Blog Author

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:停课不停学的“黑板课堂”

这套 PPT 用黑板背景 + 粉笔手绘风格,主题是“停课不停学,看直播,在家上课”。 整体目的有三个:

  1. 向学生和家长说明:停课期间教学不会中断;
  2. 介绍线上直播课堂的总体安排和学习方式;
  3. 用数据、流程和要点清单,让大家清楚“怎么学、学什么、效果如何”。

黑板风格让人马上联想到教室场景,相当于把“教室搬回家”。


二、按页面/模块讲解内容结构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——“黑板上的公告”

  • 主要文字:“停课不停学,看直播,在家上课”,配上授课人、时间等信息。
  • 画面元素:几何图形、粉笔、手绘箭头等,让画面有“上课前老师在黑板写课题”的感觉。

可讲解示例: “虽然暂时不能到校,但我们的学习不会停。接下来这份简报,会把在家上课的方式给大家说明清楚。”


2. 目录页(第 2 页)——四个部分的总览

  • 标题:英文“CONTENTS”,下面是 4 条目录项。
  • 右侧是手绘火箭,寓意“学习是起飞的开始”。

常见四个部分可以是:

  1. 线上课堂总体安排
  2. 学习平台与工具介绍
  3. 学习评价与数据反馈
  4. 家校协同与注意事项

逻辑关系: 先告诉大家“这份说明分成哪四块”,方便在后面的讲解中随时回看自己讲到哪里了。


3. 第一章封面(第 3 页)——进入第一模块

  • 大标题:“第一章 ×××”
  • 小标题:用“▶”引出这一章的重点,如“线上课堂整体安排”。
  • 黑板上继续有粉笔线条和粉笔头,延续教室氛围。

这页只干一件事:让听众意识到开始进入第一部分了,是结构性的翻页。


4. 数据对比页(第 4 页)——用百分比说明效果或问题

  • 左右两个大数字:例如 58% vs 86%
  • 下面配有简短说明,右上角仍有“01 第一章”的标记。

适合讲:

  • 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的出勤率对比;
  • 使用某种学习方式前后,学生掌握度的提升。

通俗解释专业词:

  • 对比图表:就是把两个数据放在一起,看谁高谁低、差距多大,从而说明“有变化”或“有改进”。

5. 勾选清单页(第 5 页)——列出做得好的地方或要求

  • 左边是两本记事本图案,右边是一列打勾的条目。
  • 每一行可以写一个“必须做到”的关键点,例如:

  • 按时进入直播教室

  • 上课保持摄像头开启
  • 课后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

逻辑关系: 这是典型的“清单式提醒”:一条条往下讲,可以边说边在口头上“打勾”。


6. 时间轴/步骤页(第 6 页)——展示一段时间内的安排

  • 上方是一串“201X 201X …”的时间节点,下面是对应说明文字。
  • 可以用来展示:

  • 一学期内线上教学的阶段安排;

  • 每周学习节奏,或某个项目的推进步骤。

通俗解释:

  • 时间轴就是把事情按时间顺序排开,看清“先做什么,再做什么,最后做什么”。

7. 流程图页(第 7 页)——从 A 走到 B 的路径

  • 中间是一支弯曲的箭头,左侧写“起点/现状”,右侧写“目标/结果”。
  • 适合讲:

  • 学生从“进入直播间”到“完成作业”的完整流程;

  • 或一次在线课程从“预习 → 上课 → 复习”的学习链路。

逻辑关系: 这是“从这里到那里”的结构,帮助学生明白每一步该做什么,不会迷路。


8. 重点文字说明页(第 8 页)——逐条展开解释

  • 左侧是对话/引号图标,右侧是多行文字说明。
  • 适合:

  • 老师对学生的寄语;

  • 或者对某条重要规定进行详细解释。

可以按“一句话总结 + 解释说明”的节奏来讲,每一段前先读标题,再解释含义。


9. 第二章封面(第 9 页)——章节过渡

  • 和第 3 页类似,只是大标题换成“第二章……”。
  • 用来引出新的模块,例如“家校配合要点”或“学习效果反馈方式”。

在这里可以简短回顾第一章:“刚才我们讲了线上课怎么上,接下来讲家长和学生需要注意的细节。”


10. 列表 + 大对号页(第 10 页)——强调“必须做到的几件事”

  • 左侧是纵向条目,右侧一个醒目的大对勾 ✔。
  • 内容可以是:

  • 学生自律的关键行为;

  • 家长配合的几条核心要求。

逻辑关系: 把这一页当成“行动清单”:讲完后可以说——“只要这几件事做到,我们的线上课就能顺利进行。”


11. 两项对比页(第 11 页)——01 vs 02

  • 页面中间用“01 / 02”两个大编号分成左右两栏。
  • 用来对比:

  • 两种上课方式(比如直播课 vs 回放课);

  • 或者“做/不做”的不同结果。

讲解时可以用“如果……就……;但如果……会……”这种很生活化的说法,让对比更直观。


12. 四项分栏页(第 12 页)——归纳总结或分工说明

  • 下方有四个瓶子/容器图标,每个下面一段文字。
  • 可用来:

  • 总结本次分享的“四个关键词”;

  • 或者分配任务——比如老师、学生、家长、学校各自的责任。

逻辑关系: 这是全篇的结构化收尾:把之前讲过的信息重新打包,分成四块,让听众记住“原来整体就是这四点”。


三、整体逻辑与使用建议

  1. 开头两页:标题 + 目录 —— 说明“为什么要讲 & 将要讲什么”;
  2. 第一章(3–8 页):用数据、清单、时间轴、流程图,说明线上课的安排和效果
  3. 第二章(9–12 页):用行为清单、对比页、四分栏,强调学生和家长怎么配合、大家各自要做什么
  4. 视觉风格统一:黑板 + 粉笔手绘,让线上说明会也像在“教室里”,减少陌生感。

如果你告诉我这套 PPT 准备用在哪门课、面对哪一类学生或家长,我可以在这个结构基础上,帮你把每一页的讲稿改写成可以直接上台使用的完整版本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:停课不停学的“黑板课堂”,这套 PPT 用黑板背景 + 粉笔手绘风格,主题是“停课不停学,看直播,在家上课”。 整体目的有三个: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5.4 MB
PPT特点:总结与计划
PPT页数:27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