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
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
这套页面是一份「简约手绘风教育课堂 PPT」模板。整体以蓝色边框、卡通图案和手绘图标为主,营造轻松、有童趣的课堂氛围,适合:
- 小学课堂教学
- 家校沟通 / 班会课
- 儿童培训、兴趣班展示
整体目的是:把一节课或一个教学活动,分成三大部分有条理地讲清楚——从导入到过程,再到总结提升。
二、按模块依次说明页面结构与内容
1. 封面与目录:告诉学生“这节课学什么”(第 1–2 页)
第 1 页:封面
- 标题区写着“简约手绘风 教育课堂 PPT”,配有小人、彩虹等图案。
- 下方可补充:课程名称、授课教师、时间、班级。
建议在这里用 30 秒简要自我介绍,并说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。
第 2 页:目录页
- 中间大标题“目录 / CONTENT”。
- 右侧用四个六边形小图标列出 4 个板块标题,例如: 1)课堂导入 2)知识讲解 3)课堂活动 4)总结与作业
这页相当于给学生一个“路线图”,让大家知道接下来会经历哪几个环节。
2. 第一部分:课堂导入 & 基础知识(第 3–7 页)
第 3 页:章节封面 PART ONE
- 标题 “PART ONE 第一部分”,下面有“此处输入标题”的占位文字。
- 建议写成“第一部分:情境导入 / 预习反馈”等。
章节封面页的作用:明确切换到新板块,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。
第 4 页:时间轴流程图——学习步骤或活动安排
- 一条横向时间线,从左到右依次出现几个圆点,下面标月/日,上方可写步骤说明,终点是一个彩虹图案。
-
可用于说明:
-
本节课的四个学习步骤(如:回顾→导入→探究→小结);
- 或一个项目活动在一周内的进度安排。
时间轴的逻辑:从左到右表示先后顺序,是用来讲“按什么顺序做事”的。
第 5 页:中心图 + 四向辐射——知识结构或学习目标
- 中心是一个笑脸太阳,四个方向连出小图标和文字区域。
-
可用来展示:
-
本课的四个学习目标;
- 或“从人物/故事出发向外展开”的四个重点(背景、过程、结果、反思)。
第 6 页:图文对话框——知识点讲解 / 例子
- 中间是两条对白式文本框,上下配有小太阳、小表情等图案。
-
可以:
-
以“问答对话”的方式呈现关键知识点;
- 或放两组对比信息(正确示例 vs 错误示例、旧观念 vs 新观念)。
这类版式适合用简单的句子讲清一个概念,并配上例子。
第 7 页:年度时间轴——知识发展或成长经历
- 以年份为节点(2012、2013、2014…),中间仍是太阳图标,串联一条线。
-
用途示例:
-
讲解某一知识或科技的发展历程;
- 展示班级活动 / 学生成长的时间线。
再次强调“按时间排序的故事”,帮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。
3. 第二部分:课堂活动与实践展示(第 8–10 页)
第 8 页:章节封面 PART TWO
- 标题 “PART TWO 第二部分”,建议命名为“课堂活动 / 实践体验”。
- 这一页用来从“讲知识”过渡到“做活动”。
第 9 页:三圈结构——小组活动 / 三个侧重点
- 三个同心的圆形或并列圆形,中间可放图标,外围有三段文字。
-
可用于:
-
介绍三个小组任务;
- 或活动的三个关注点(知识、能力、情感态度)。
第 10 页:三栏并列——成果展示 / 角色分工
- 下方三块色条,顶部配有小图标,可写“作品一 / 作品二 / 作品三”或“三个小组名称”。
-
可以:
-
摆出不同小组的成果亮点;
- 描述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在活动中的不同角色与职责。
这一页适合横向对比:“三个方向/三种方案,一起看看有何不同”。
4. 第三部分:总结与提升(第 11–12 页)
第 11 页:章节封面 PART THREE
- 标题 “PART THREE 第三部分”,建议写成“课堂小结与延伸”。
- 进入最后的收束环节。
第 12 页:环形循环图——复习要点 / 学习闭环
- 右侧是一个四步循环箭头(1–4),外围有文字说明;
- 左侧有四条横向条目,可分别对应这四步。
可以用来:
- 梳理本课四个核心要点,形成“回顾→理解→应用→反思”的学习闭环;
- 或表示今后学习这门课程的循环流程:预习→上课→作业→反馈。
环形图的寓意:学习是循环往复、不断深化的过程。
三、整体逻辑与讲解思路
把 12 页串起来,可以形成一条非常清晰的课堂叙事线:
-
第 1–2 页:告诉学生“今天上什么课”
-
主题、对象、导图(目录)。
-
第 3–7 页:第一部分——从背景到知识
-
用时间轴讲课程步骤;
- 用中心辐射图讲学习目标;
-
用对话框和年份轴讲具体知识和故事。
-
第 8–10 页:第二部分——活动与实践
-
先用封面提醒“接下来要动起来了”;
-
用多圈和多栏结构展示活动安排与小组成果。
-
第 11–12 页:第三部分——总结与提升
-
章节封面收拢注意力;
- 环形图做终结:回顾本节课重点,布置延伸任务或思考题。
按照这个结构来填充你的具体内容,再配上适合低龄学生的语言和例子,就能形成一份既有童趣又有清晰逻辑的课堂讲解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