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
一、核心主题与目的
这套 PPT 走的是黑白线稿山水 + 中国红点缀的极简国风路线。 整体主题可以理解为:用“当代极简线条”讲述中国风 / 中国建筑 / 传统人文故事。
目的主要有三点:
- 通过山、水、云、莲花、红灯笼等元素,营造东方美学氛围;
- 用清晰的章节结构,分阶段讲述某个中国风主题(如城市记忆、古镇旅游、文化品牌等);
- 为演讲者提供多种信息呈现方式:章节封面、图片对比、图文并排、流程/时间轴等。
二、按模块讲解关键内容
下面按“从左到右、自上而下”的顺序,把 12 页的结构拆开说明,你直接把内容替换进去即可。
1. 封面页:时间里的中国风(第 1 页)
- 画面元素:线描山峰、升起的红日、右下角小人物和波浪线,整体黑白灰,只有红日一抹亮色。
-
作用:
-
标题区域:用来写主标题、副标题,比如“时间里的中国风 · 某某古镇故事”。
- 视觉上给人“静、远、留白多”的感觉,适合作为文化、品牌故事的开篇。
讲解示例:
今天想带大家,用一条时间线,慢慢走进这座城市/品牌背后的中国风故事。
2. 目录页:四个章节概览(第 2 页)
- 中央是“目录”二字,下方是波浪形的云海线条,上方竖排四个小条:壹、贰、叁、肆,每个对应一章。
-
适合拆成 4 个部分,例如:
-
壹 · 起源与背景
- 贰 · 风貌与建筑
- 叁 · 人文与故事
- 肆 · 传承与发展
3. 第一章封面:主题点题(第 3 页)
- 左侧是线条山峰,右侧竖排“第一章”及小标题,中间点缀一朵红色莲花。
- 用来单独介绍第一部分的主题,例如:
第一章:城市印象——用最具代表性的画面,记录第一眼的惊艳。
4. 多要点展示:红色扇面分条说明(第 4 页)
- 底部是一列红色扇面,像一道“视觉栏杆”。
-
上部左右各一列文字,可以:
-
左侧写“历史印象”,右侧写“当下变迁”;
- 或者拆成“自然环境、人文环境、商业环境”等多个要点。
逻辑关系:同一主题下的并列要点对照展示,用来横向展开。
5. 图片对比页:黑白照片 + 简短说明(第 5 页)
- 左右各一张竖幅照片,中间留文字区。
-
适合做:
-
“过去 / 现在”的建筑对比;
- “两处街区 / 两种生活场景”的对照。
讲解方式: 先让观众“看照片感受氛围”,再用几句话点出差异和背后的原因。
6. 图文并排页:云纹 + 文本(第 6 页)
- 左边红色祥云图标,右侧大段文本。
-
适合放入:
-
故事性较强的一段叙述;
- 或者一段重要理念、品牌宣言。
7. 长文说明页:山峰横排 + 概念阐释(第 7 页)
- 下方是连续的线条山峰,上方大面积文字。
-
用来进行:
-
某个概念的系统解释;
- 某段历史或一个阶段性进程的详细说明。
理解方式:这是“一大段核心内容专属页面”,讲解时语速可以放慢一些。
8. 重点句高亮页:竖排标题 + 莲花点缀(第 8 页)
- 右侧竖排标题,中间是突出的一小段文字,左下莲花。
-
适合写:
-
一句非常重要的结论;
- 或者对上一阶段的总结。
可理解为“这一章的金句页”。
9. 时间轴 / 流程图页:云层阶梯向上(第 9 页)
- 左下是层层叠起的云纹阶梯,文字沿着阶梯向上排布。
-
很适合做时间线或步骤流程:
-
每一层代表一个年份、一项里程碑或一个重要阶段;
- 梯形排布暗示“逐步推进、逐步攀升”。
讲解时可以顺着阶梯依次往上说,让观众自然跟着节奏走。
10. 文本 + 红莲收束页(第 10 页)
- 左侧大量文字,右下角簇拥着几朵红色莲花。
-
适合作为一部分的小结:
-
文本里总结阶段成果或主要观点;
- 莲花象征“新生、希望”,给出下一步展望。
11. 案例/地点展示:黑白建筑照片 + 红色小标题(第 11 页)
- 中部是一张黑白建筑/街景照片,左上有红色重点文字。
-
可以用来讲一个具体案例,例如:
-
某个历史街区的改造;
- 某项文旅项目的落地。
关系:用真实案例把前面的“抽象理念”落到地面上。
12. 结束 / 致谢页:印章 + 倾斜画框(第 12 页)
- 右侧是一个斜放的照片框和水墨画面,旁边竖排文字,下方红色印章。
-
适合作为:
-
全场总结;
- 或者“感谢观看 / 欢迎参观”的收束页。
三、专业名词的通俗解释示例
在讲解中涉及一些常见表达,可以这样说得更接地气:
- 时间轴 / 时间线:就是“按时间顺序把大事排在一条线上”,方便看清先后关系;
- 流程图:就是“把做一件事的步骤拆开,按顺序画出来”;
- 视觉锚点:那些特别红、特别大的元素,比如红日、红莲,用来吸引观众第一眼的注意力。
四、整体逻辑关系梳理
-
开篇(1–2 页):
-
用极简山水封面定调 → 通过目录告诉大家接下来有几个部分。
-
第一章节(3–8 页):
-
3:章节封面
- 4:用扇面“横向分点”介绍该章内容
- 5–7:在图片对比、故事叙述、长文说明中细讲
-
8:用一页“金句”做小结
-
第二章节(9–12 页):
-
9:用“云阶时间轴”展示发展或变化的过程
- 10:写出阶段性总结和展望
- 11:举一个实景案例
- 12:以图文+印章形式收尾
这样一来,整套 PPT 的逻辑就是:
“总览 → 第一段故事(展开 + 小结) → 第二段故事(历程 + 案例) → 收束展望”, 既有叙事节奏,又保持了统一的中国风视觉,方便你把任何和传统文化、城市记忆、品牌故事相关的内容套进去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