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这一组是 “手绘风课件 PPT 模板” 的 12 页总览,我按「整套逻辑 → 各页作用」来帮你梳理成一份可直接讲给听众听的说明稿。
卡通风格 1 min read

下面这一组是 “手绘风课件 PPT 模板” 的 12 页总览,我按「整套逻辑 → 各页作用」来帮你梳理成一份可直接讲给听众听的说明稿。

Blog Author

下面这一组是 “手绘风课件 PPT 模板” 的 12 页总览,我按「整套逻辑 → 各页作用」来帮你梳理成一份可直接讲给听众听的说明稿。


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

  • 核心主题:用轻松、有童趣的手绘风视觉,来呈现一节课或一个教学主题的讲解过程。
  • 主要用途:小学、初中课堂讲解,主题班会,素质教育课程等——既能放知识,又能展示数据和活动设计。
  • 整体结构逻辑大致是:

封面 → 目录 → 第一部分(概念/基础)→ 数据与分析 → 第二部分(拓展/实践)→ 总结与思考


二、逐页/逐模块说明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——课程开场

  • 中央大标题:“手绘风课件 PPT”(可换成你的课题名,如《健康零食小课堂》)。
  • 下方预留“授课教师:×××”。
  • 四周是手绘小图标:爆米花、饮料杯、耳机、小旗子等,营造轻松课堂气氛。

讲解建议: 自我介绍 + 简短导语,比如:

“今天我们用一堂轻松的手绘风课程,来聊一聊……”。


2. 目录页(第 2 页)——告诉大家要讲什么

  • 版芯像一块带边框的白板,上面分四行目录条目,可填写:

  • 主题引入

  • 知识讲解
  • 数据/案例分享
  • 总结与思考
  • 顶部写着“目录 / CONTENTS”,边上仍是各种小 doodle,延续风格。

作用:让学生或听众一眼知道本节课有几个部分、大致顺序如何。


3. 分章节扉页 1(第 3 页)——第一部分标题

  • 中央大号数字 “01”,下方可以写第一部分名称,如“认识主题”“基础知识”等。
  • 版面干净,信息单一,主要是 章节过渡,提醒大家即将开始一个新模块。

讲解建议: 用 1–2 句话说明这一部分的目标,例如:

“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健康零食,以及它为什么重要。”


4. 文本讲解页(第 4 页)——条列式说明

  • 左侧可放一个主题小图或手绘气泡,右侧是多行文本条目。
  • 适合用来:

  • 给出概念定义

  • 列出 3–4 条基本原则、特点或要点

通俗理解:这一页就是“把要记住的几句话列出来”,让学生有清晰的知识点。


5. 流程/步骤图页(第 5 页)——云朵流程图

  • 中间是一串“云朵气泡”连成的路径,每个云朵内可写一个步骤或环节。
  • 底部可以有起点/终点文字。

适合表示:

  • 学习流程:提出问题 → 收集信息 → 分析讨论 → 得出结论
  • 或活动步骤:准备 → 实验 → 记录 → 分享

逻辑关系:按顺序依次阅读,清楚展示“先干什么,再干什么”。


6. 坐标/象限图页(第 6 页)——两维度对比

  • 画面中间有一个类似坐标轴的手绘图,左右各有一个小人形象。
  • 可将横轴、纵轴命名为两个维度,例如:

  • 横轴:喜好程度(不喜欢 ⇋ 很喜欢)

  • 纵轴:健康程度(不健康 ⇋ 很健康)

用途示例: 将不同类型的行为/事物放在象限中,对比它们在两种维度上的差异,帮助学生理解“分类和比较”的概念。


7. 比例对比页(第 7 页)——双环形进度图

  • 左右各一个“循环箭头+百分比”的图形,如 80% 和 60%。
  • 下面有说明文字区。

适合用来呈现:

  • 完成率对比:例如“作业完成率”“课堂参与率”;
  • 前后变化:活动前后、干预前后某项指标的提升。

逻辑关系:两个百分数互相对照,看提升/差距。


8. 饼图数据页(第 8 页)——结构占比展示

  • 中央是一块手绘饼图(可切成多块)。
  • 右侧是文字说明,可以解释每一部分代表什么。

可展示:

  • 时间分配(学习/娱乐/运动/睡眠);
  • 调查问卷中各选项的比例等。

通俗解释

“整块圆饼是 100%,每一块表示一种情况占总数的多少。”


9. 分章节扉页 2(第 9 页)——第二部分标题

  • 与第 3 页相呼应,只是数字变为 “02”
  • 用来引出第二大板块,比如“实践活动设计”“课堂任务”等。

讲解建议: 简短过渡:

“刚刚我们了解了背景和数据,下面进入第二部分——看看我们要如何行动。”


10. 折线图页(第 10 页)——趋势变化

  • 中部是一条折线图,横轴通常表示时间(如第 1 周、第 2 周……),纵轴表示某项指标(分数、次数等)。
  • 右侧预留文字,可以对趋势进行解释:哪里上升、哪里下降,原因是什么。

逻辑关系: 展示“随时间变化”的结果,帮助学生体会持续努力或改变带来的效果。


11. 图文混排页(第 11 页)——案例或小结

  • 中间是一个卡通小人,周围可放 3–4 条简短文字。
  • 可用来:

  • 讲一个具体案例(以小人代表某个孩子/角色);

  • 或总结本课最重要的 3–4 个行动建议。

通俗理解: 把抽象内容落到一个“人”身上,讲故事式总结,让学生更容易共情和记住。


12. 思维导图/总结页(第 12 页)——本课收尾

  • 中央是一团手绘“思考云”或对话框,四周伸出几条线,每条末端是一个小圆/小气泡,可写关键点。
  • 这是整套模板的总结页,适合写:

  • 本课知识点回顾;

  • 课后思考题;
  • 或布置实践任务。

逻辑关系: 从中心主题向外发散,形成一张简单的“思维导图”,帮助大家回顾整节课结构。


三、整套 PPT 的使用思路(可直接当说课框架)

  1. 封面 + 目录:介绍课题与主线结构。
  2. 01 部分(第 3–8 页)——知识与分析

  3. 用文稿页(4)讲概念;

  4. 用云朵流程(5)讲流程;
  5. 用象限图(6)、比例图(7)、饼图(8)讲数据和对比。
  6. 02 部分(第 9–11 页)——过程与实践

  7. 用折线图(10)展示实施后的变化;

  8. 用卡通人物页(11)讲故事、做小结。
  9. 总结与思考(第 12 页)

  10. 用思维导图式页面回顾重点,提出 1–2 个延伸问题或家庭任务。

这样讲下来,你既交代了为什么讲、讲了什么,又用图表说明了数据和变化,最后再用“云朵思维图”做收尾,非常适合作为课堂课件或说课展示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下面这一组是 “手绘风课件 PPT 模板” 的 12 页总览,我按「整套逻辑 → 各页作用」来帮你梳理成一份可直接讲给听众听的说明稿。,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9.9 MB
PPT特点:卡通风格、总结与计划、自我介绍
PPT页数:25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