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这份是针对这套“活动策划PPT”的讲解稿,你可以一边放 PPT 一边顺着讲,用作正式汇报的思路提纲。
下面这份是针对这套“活动策划PPT”的讲解稿,你可以一边放 PPT 一边顺着讲,用作正式汇报的思路提纲。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这套 PPT 围绕一个营销活动/品牌活动,完整展开了从总体思路 → 活动背景 → 目标与意义 → 内容构成 → 进度规划 → 执行策略的全过程。
一句话概括:
这不是在简单介绍一个活动,而是在回答三个问题: 为什么要做(背景与目标) → 做什么(内容与结构) → 怎么做(节奏与执行)。
二、开场与目录(第 1–2 页)
1. 封面:明确“活动策划”主题(第 1 页)
- 标题:活动策划 PPT,下面可以写活动名称、负责人和日期。
- 背景是办公和讨论的图片,配红色 V 形图形,突出“方案”“决策”的感觉。
可以用几句话开场:
“今天向大家汇报的是 XX 活动的整体策划方案,主要包括思路、目标、内容构成以及执行安排。”
2. 目录:六大部分结构(第 2 页)
右侧红底区域列出了主要目录,一般包括:
- 活动总体思路
- 活动背景
- 活动宗旨和目标
- 活动内容构成
- 进度规划
- 执行策略
这页的作用就是给听众一张“地图”,说明接下来会按这六步展开。
三、第一部分:活动总体思路 & 背景(第 3–4 页)
1. 活动总体思路(第 3 页)
- 左侧大图为商务讨论场景,右侧大字“活动总体思路”。
-
下方可以列 3–4 个关键词,例如:
-
以产品推广为核心
- 线上线下联动
- 重点人群精准触达
- 数据化评估效果
“总体思路”用大白话说:
先把这次活动“想清楚”:围绕什么核心、抓哪些重点、采用什么方式。
2. 活动背景(第 4 页)
-
上方标题“活动背景”,下方左右两块内容:
-
基本情况:如市场环境、产品现状、竞争格局;
- 活动开展现状:过去做过哪些活动、效果怎样、目前存在什么问题。
这一页在回答:
“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次活动?是在解决什么现状和痛点?”
四、第二部分:宗旨、目标与活动意义(第 5–6 页)
1. 宗旨和目标(第 5 页)
- 左侧有男女比例、86% 等示意数据,右侧是多块六边形文字。
-
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讲:
-
核心宗旨:例如“提升品牌曝光”“促进新品上市”“增强用户粘性”。
- 量化目标:例如“触达人数、报名人数、成交额、复购率”等。
- 人群目标:这次重点面向哪些用户群体。
专业词解释:
- 宗旨:活动存在的根本“意义一句话版”;
- 目标:能被数字衡量的结果,比如“提升 20% 参与度”。
2. 活动意义(第 6 页)
- 四张图片横排,下方写着类似:产品推广、促进销售、提高口碑、增强认知。
可以逐条说明:
- 产品推广:让更多人知道产品/服务。
- 促进销售:通过优惠、互动,引导用户下单。
- 提高美誉度:让品牌在用户心中“更靠谱、更专业”。
- 消费认知:教育用户,理解我们的差异化优势。
这一页重点强调:
活动不仅是做一场热闹,更是为品牌和业务带来长远价值。
五、第三部分:参与角色与内容结构(第 7–9 页)
1. 主要人员与分工(第 7 页)
- 中间是设计部、销售部、业务部、产品部等图标。
可以这样讲:
- 设计岗位:负责视觉物料、宣传页面;
- 销售/业务岗位:负责客户邀约、跟进成交;
- 运营岗位:策划活动流程、现场管理、数据统计;
- 产品岗位:提供产品支持、讲解培训。
作用:让听众清楚“谁负责什么”,避免职责模糊。
2. 活动内容构成(第 8 页)
-
标题“活动内容构成”,下方以列表形式列出若干项,比如:
-
活动内容主题
- 推广渠道
- 现场环节
- 互动玩法
- 赠品与福利
这一页回答:
“这场活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?每一部分解决什么问题?”
3. 活动内容细化(第 9 页)
-
中间是一个钱币/奖杯图标,周围环绕多个模块:
-
产前预热、渠道引流、现场互动、媒体报道、后续跟进等。
可以按顺时针逐个讲解,强调各模块之间的协同关系:
- 预热阶段:让用户提前知情,形成期待;
- 引流阶段:通过线上线下渠道,把人带到活动现场或页面;
- 现场阶段:通过流程设计和互动,把参与度和转化拉到最高;
- 传播阶段:通过媒体和社交分享放大影响;
- 跟进阶段:整理名单、回访用户、延续销售机会。
六、第四部分:进度规划(第 10 页)
活动时间轴与阶段划分(第 10 页)
-
页面用节点连线的形式,展示几个阶段:
-
前期准备期
- 预热期
- 爆发期/执行期
- 收尾期
可以说明:
- 每个阶段的大致时间(如 T-30 天到 T-7 天);
- 对应的关键任务(物料制作、渠道投放、嘉宾确认、数据复盘等)。
通俗解释“进度规划”:
把活动当成项目,明确“什么时候做什么事”,防止临时抱佛脚。
七、第五部分:执行策略(第 11–12 页)
1. 整体执行思路(第 11 页)
- 页面左侧用关键词,如“策略思路”“整合方案”,右侧是几张图片配文。
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讲:
- 资源整合:广告位、社群、KOL、线下渠道等如何统一规划。
- 内容统一:宣传口径、视觉风格、活动话术保持一致。
- 风险与应急:人员备份、场地预案、技术问题应对等。
2. 具体执行方案拆解(第 12 页)
-
中间是一个大圆图标代表“核心执行团队”,两侧是几个子模块:
-
场地布置
- 媒体推广
- 渠道联动
- 客户维护 等。
可以逐一说明:
- 场地布置:动线设计、签到区、展示区、互动区如何搭配;
- 媒体推广:线上投放策略,内容节奏与素材形式;
- 渠道联动:与销售、代理商、合作伙伴配合方式;
- 客户维护:活动结束后的感谢、回访、二次营销。
这里体现的是“落地操作”:不只是想法,而是具体行动步骤。
八、整体逻辑小结(可作为结束语)
最后可以用一段话把全案串起来:
“整套活动策划,从最初的背景分析和目标设定出发,明确了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解决的核心问题(第 3–6 页); 在此基础上,我们设计了完整的活动内容结构和团队分工,让每个人、每个模块都有清晰职责(第 7–9 页); 通过时间进度规划,把整场活动拆分成若干阶段,实现有节奏地推进(第 10 页); 最后,以执行策略和具体方案确保每一环都能真正落地、可操作(第 11–12 页)。 这样一来,这场活动不仅有清晰的方向,也有可执行的路径和可衡量的结果。”
按这个思路讲,听众能很清晰地理解这份活动方案的完整逻辑: 为什么做 → 做什么 → 怎么做 → 能做到什么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