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我会把这套 PPT 当成一场正式答辩来讲解,帮你梳理每一页的逻辑和可以说的话。
总结与计划 1 min read

下面我会把这套 PPT 当成一场正式答辩来讲解,帮你梳理每一页的逻辑和可以说的话。

Blog Author

下面我会把这套 PPT 当成一场正式答辩来讲解,帮你梳理每一页的逻辑和可以说的话。


一、整体主题:低调稳重的论文答辩框架

这套模板整体是灰棕色系,没有花哨的色彩,给人的感觉是:专业、稳重、理性。 内容结构上,它围绕“选题—目标—研究过程—研究结论”来展开,并且强调:

  • 先交代为什么做这个题;
  • 再说明想达到什么目标;
  • 接着展示研究如何开展(国内外研究、研究路径、实施计划);
  • 最后总结创新点和结论。

二、逐模块讲解页面内容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

小标题:开场介绍

  • 上方有校徽或院系标志,中间是大标题:“低调稳重论文答辩模板”,实际使用时可以替换为你的论文题目。
  • 下方一行小字:可以写专业、学院、年级等信息。
  • 最底部是答辩人、指导教师信息栏。

用途:答辩开始时介绍自己和论文题目,为后面铺垫。


2. 目录页(第 2 页)

小标题:汇报结构总览

中间是“目录 CONTENTS”,右侧依次列出了 6 个部分(文案大致是):

  1. 选题概要
  2. 目标概述
  3. 研究目标
  4. 研究过程
  5. 研究结论
  6. 参考文献

这页建议简要说一句: “今天我的汇报分为六个部分,分别是……,下面我先从选题背景和概要讲起。”


3. 选题概要与背景(第 3–4 页)

3.1 选题背景说明页(第 3 页)

小标题:为什么选这个题

  • 左上标题一般是“选题背景”或“研究背景”。
  • 右侧是一段较长文字:可以用来解释:

  • 行业/社会中出现了什么变化或问题;

  • 相关政策或技术发展带来了哪些挑战;
  • 现有做法的不足在哪里。
  • 中间有一个圆形+辐射箭头的示意图: 可以把圆心当作“核心问题”,周围几条射线写上:成本、效率、用户体验、安全性等影响因素。

“选题背景”就是用通俗话说明:现实世界出现了什么情况,让这篇论文有研究价值。

3.2 四点式选题概括(第 4 页)

小标题:选题的四个关键点

  • 顶部有 1–4 四个编号的“胶囊形”模块,依次写:

  • 研究对象

  • 研究范围
  • 研究方法概述
  • 预期效果 / 应用场景
  • 每个模块下面有简短说明文字。

这页相当于对前一页的“背景”做一个结构化总结,告诉评委:本研究聚焦在哪些方面。


4. 国内外研究现状(第 5–6 页)

4.1 国内研究概况:中国地图(第 5 页)

小标题:国内谁在做、做到什么程度

  • 左侧是一幅中国地图,有几个省份被高亮。
  • 右侧文字可写:

  • 重要地区或典型城市的研究情况;

  • 代表性项目或实践案例;
  • 比如“80% 的研究集中在东部地区,65% 的项目与某某行业相关”等统计描述。

地图图示的重点是“区域分布与集中程度”,体现国内研究的重点区域。

4.2 国外研究概况:世界地图(第 6 页)

小标题:国外研究的主要力量

  • 使用世界地图,高亮若干国家或地区。
  • 每个标点对应文字说明:

  • 某国侧重理论;

  • 某国在工程应用上领先;
  • 某国在标准/政策层面推动较多。

通过中外两张地图,可以自然引出: “与国外相比,国内在某些方面还有差距,也正是本研究的切入点。”


5. 贡献与创新 / 研究思路(第 7–8 页)

5.1 策略与创新圆图(第 7 页)

小标题:本研究的策略与创新点

  • 中心大圆可以写“策略与创新”或“研究贡献”,外围小圆是 4–5 个子项:

  • 理论层面的补充;

  • 方法或模型上的改进;
  • 系统或流程上的优化;
  • 数据与工具的建设;
  • 应用价值或推广意义。

这里适合用简明的口径概括: “总体上,我的研究从 X、Y、Z 三个方面做了创新。”

5.2 研究路径流程图(第 8 页)

小标题:研究是怎么一步步展开的

  • 中间是一个有箭头的流程:从“提出问题”——“理论分析”——“方案设计”——“实验/调研”——“结果分析”。
  • 每个节点下方配有简短文字说明。
  • 下方一排小图标可以对应“数据收集、模型构建、系统开发、效果评估”等。

这一页把研究过程讲成一条可视化的路线图,让评委清楚你的工作顺序和逻辑。


6. 研究过程与实施计划(第 9–10 页)

6.1 工作计划表(第 9 页)

小标题:研究时间安排

  • 是一张表格,表头包括:序号、工作内容、起止时间、地点/负责人等。
  • 行内可以写:

  • 文献调研阶段;

  • 方案设计与模型搭建;
  • 实验或问卷调研;
  • 数据分析与结果整理;
  • 论文撰写与修改。

这页展示你在整个研究期间的计划性与执行过程,体现“不是临时抱佛脚,而是按步骤推进的”。

6.2 研究内容结构图(第 10 页)

小标题:研究内容的树状结构

  • 顶部是一个“总主题”方框,下面分叉成多个子模块:

  • 模块 A:核心理论或模型;

  • 模块 B:实验设计或系统设计;
  • 模块 C:数据分析与评价指标;
  • 模块 D:应用场景或案例研究。
  • 每个模块下面再有简短说明。

这页可以用来讲: “我的论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,每一部分解决一个子问题。”


7. 研究结论与总结(第 11–12 页)

7.1 四栏式总结(第 11 页)

小标题:主要研究结论

  • 分成四个竖向矩形区,每一栏写一个结论维度,比如:

  • 对研究问题的回答(是否达成目标);

  • 对理论的补充或修正;
  • 对实践或行业的建议;
  •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。

这里要用通俗、肯定又不过度夸大的语气: 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……;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为……提供参考。”

7.2 四阶段式流程 / 展望页(第 12 页)

小标题:后续工作与推广路径

  • 页面下方是一条横线,上面立着 4 个“胶囊形”阶段标记,类似时间轴:

  • 阶段一:当前研究工作已完成的内容;

  • 阶段二:可以进一步深入的方向;
  • 阶段三:与企业/行业合作的可能;
  • 阶段四:长期愿景或延伸课题。
  • 每个阶段下面有对应的说明文字。

这一页适合收尾: “本研究并不是终点,后续可以在 A、B 两个方向继续深化,也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基础。”


三、逻辑关系小结

  1. 从“为什么做”到“做了什么”再到“说明什么”

  2. 第 3–6 页解决:为什么选题、前人做得怎样;

  3. 第 7–10 页解决:你怎么做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;
  4. 第 11–12 页解决:结果如何、下一步怎么走。

  5. 地图 + 圆图 + 流程图 + 表格,形成多角度表达

  6. 地图:展现空间分布和中外对比;

  7. 圆形图:说明核心与周边要素
  8. 流程图/时间轴:呈现步骤与进度
  9. 表格:体现计划性和可操作性

  10. 专业名词的通俗表达建议

  11. “研究背景” → 现实中发生了什么事情;

  12. “研究现状” → 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;
  13. “研究贡献/创新点” → 和别人相比,你多做了哪一步;
  14. “研究路径和方法” → 你是按什么步骤,把这件事查清楚的。

如果你愿意,可以把你的真实论文题目和大纲发给我,我可以直接按这套结构,帮你改写出一份逐页可照着念的答辩讲稿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下面我会把这套 PPT 当成一场正式答辩来讲解,帮你梳理每一页的逻辑和可以说的话。,一、整体主题:低调稳重的论文答辩框架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1.7 MB
PPT特点:总结与计划、商务汇报、数据分析
PPT页数:26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