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这一套理解成一份 水墨中国风通用演示模板,核心视觉是“墨点、墨迹”,适合用来做总结汇报、理念分享或产品故事。
极简风格 1 min read

我把这一套理解成一份 水墨中国风通用演示模板,核心视觉是“墨点、墨迹”,适合用来做总结汇报、理念分享或产品故事。

Blog Author

我把这一套理解成一份 水墨中国风通用演示模板,核心视觉是“墨点、墨迹”,适合用来做总结汇报、理念分享或产品故事。


一、核心主题和目的

主题:

  • 用“水墨”和“泼墨”的效果,表达一种 简洁、克制又有力量的中国风
  • 通过多种版式(列表、对比、流程、结构图等),帮助演讲者把复杂内容讲清楚。

目的:

  1. 让观众一眼感受到“东方气质”的视觉风格;
  2. 提供从“章节概览 → 重点拆分 → 逻辑关系 → 总结回收”的完整结构;
  3. 让你只需替换文字和图形,就能完成一场有逻辑、有设计感的演示。

二、按模块说明关键内容

1. 封面区(第 1–2 页):定调与开场

第 1 页:极简封面

  • 大面积留白 + 中央一团黑色墨点飞溅,右上角是页码“1”。
  • 中央区域可写主标题、副标题和演讲人信息。

讲解建议:

这一团“墨”象征着我们要讲的主题——看起来简单,但往里看,有很多层次和变化。


第 2 页:主标题封面

  • 更具动感的泼墨背景,中间可以写醒目的主标题(如“墨韵·中国风演示”),右下配小红印章。
  • 适合作为真正开始前的“正式封面”。

2. 目录页(第 3 页):给出整体结构

  • 左侧竖排“第四章、第三章、第二章、第一章”;
  • 右侧是一笔纵向粗墨,写着“目录”二字。

用途:

  • 清楚告诉观众:今天的内容分为几章,从后到前依次列出,便于对比和回顾。
  • 每一章后面可以加一行小字说明,例如:

  • 第一章:背景与现状

  • 第二章:问题与洞察
  • 第三章:策略与方案
  • 第四章:落地与规划

3. 章节封面(第 4 / 11 页):切换节奏

第 4 页:第一章封面「壹」

  • 正中是“壹”字,搭配浓墨人物/山石插画;
  • 下方可配一行章节说明,比如“第一章:现状与挑战”。

第 11 页:第二章封面「贰」

  • 布局与第 4 页呼应,只是中心换成“贰”,下方改为新的章节标题。

作用:

  • 告诉观众“上一部分讲完了,现在进入下一部分”;
  • 保持整体节奏,避免信息一股脑涌出。

4. 普通内容页(第 5、10 页):展开叙述

第 5 页:文字为主 + 右下角竹叶装饰

  • 左侧大标题 + 正文段落;右下角是竹子插画,强化水墨氛围。
  • 适合讲:

  • 背景介绍

  • 问题说明
  • 数据解读的文字说明

这类页面就是“讲故事”的主战场,可以多用短句和分段,让观众不累。

第 10 页:左文右图

  • 左侧标题和说明文字,右侧是一幅水墨山水图。
  • 适合用来讲“单个重点”或“案例故事”,图像配合文字营造意境。

5. 要点分组页(第 6、7、12 页):结构化表达

第 6 页:三个墨印——三大要点

  • 中间横排三个“墨团”,里面写“壹、贰、叁”;每一枚墨团下面是一段说明。
  • 很适合概括 三大核心观点 / 三个阶段 / 三条策略

这种就是“分点罗列”,把“都很重要”的几件事并列摆出来,让人一眼就知道有几件。


第 7 页:四个方块——对比或分类

  • 四个黑色方块,内有短字(例如“壹 贰 叁 肆”或四个关键词),左右两侧是段落文字。
  • 适合:

  • 横向对比:比如当前方案 vs 备选方案;

  • 或做四象限分类:不同人群、不同产品线等。

可以用通俗话解释“对比分析”:

就是把几件类似的事情放在一起,看清楚它们哪里一样、哪里不一样,从而做出选择。


第 12 页:总结三点

  • 左侧三个纵向墨印(壹、贰、叁)带文字,右侧为色彩略丰富的花鸟图。
  • 非常适合作为整场演讲的最后总结,把全篇归纳成三句话或三条结论。

6. 逻辑关系/流程页(第 8、9 页):说明“怎么走到这一步”

第 8 页:简易流程图

  • 中央是几个圆形节点,通过线条连接,类似“节点 A → 节点 B → 节点 C”。
  • 适合表示:

  • 工作流程;

  • 项目推进步骤;
  • 用户旅程(从了解 → 体验 → 购买)。

解释“流程图”:

流程图就是把“先做什么、再做什么”的顺序画出来,让人一眼看到步骤。


第 9 页:思维导图 / 结构图

  • 中间是一个“标题文字”框,周围六个框通过线条与之相连。
  • 适用场景:

  • 讲一个“中心主题”下的多个分支内容;

  • 或呈现组织结构:上面是总目标,外面是几条支撑路径。

通俗解释“思维导图”:

就是以一个词为中心,像长树枝一样往外延伸,看看它还能分出哪些相关内容。


三、整体逻辑和使用建议

把这些页面串起来,一场完整的水墨主题演讲可以这样走:

  1. 封面(1–2):用泼墨画面吸引注意,点出主题;
  2. 目录(3):明确告诉大家有几章、每章讲什么;
  3. 第一章封面(4)内容页(5–7–8–9–10)

  4. 先用普通文字页讲背景;

  5. 再用三点/四点版式提炼要点;
  6. 用流程图和结构图解释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做”;
  7. 第二章封面(11):自然切换到下一块内容,如实施方案、未来规划;
  8. 总结页(12):以“三大结论”形式收尾,形成清晰记忆点。

这样安排,既能保持水墨风格的“静”和“雅”,又能通过各种逻辑图和结构图,把故事讲得 有条理、有层次。你只需要在相应版式里填入自己的标题、要点和事例,就可以完成一份适合终端用户阅读和聆听的完整讲解稿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我把这一套理解成一份 水墨中国风通用演示模板,核心视觉是“墨点、墨迹”,适合用来做总结汇报、理念分享或产品故事。,一、核心主题和目的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10.0 MB
PPT特点:极简风格、总结与计划、商务汇报
PPT页数:25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