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用商业计划书模板,我按内容结构帮你整理成一篇可以直接参考的讲解稿
下面这套 PPT 是一份通用商业计划书模板,我按内容结构帮你整理成一篇可以直接参考的讲解稿。
一、整体主题与汇报目的
这套 PPT 的核心,是向投资人或合作方完整展示一个项目的商业计划,主要解决四个问题:
- 我们是谁——公司和团队情况;
- 我们要做什么项目——项目背景、产品形态;
- 我们怎么运营、怎么赚钱——产品运营与商业模式;
- 未来怎么发展——市场布局和发展规划。
整套版式以蓝白色和城市夜景为主,传递“专业、现代、国际化”的感觉。
二、封面与目录:开场交代框架(第 1–2 页)
1. 封面页
- 左侧是大标题:“20XX 商业计划书通用 PPT 模板”,下面可以写项目名称、汇报人、日期。
- 右侧是城市滨水商业区照片,暗示项目立足城市和现代服务业。
讲解示例:
“各位领导/各位投资人好,今天为大家汇报的是《XX 项目商业计划》,由我代表团队进行介绍。”
2. 目录页
四个菱形模块,对应整场汇报的主线:
- 公司团队
- 项目介绍
- 产品运营
- 发展计划
建议在这里用 20–30 秒概括逻辑:
“下面我会依次从公司团队、项目整体情况、产品运营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四个方面来展开。”
三、公司团队模块:我们是谁(第 3–7 页)
3. Part 01 过渡页(第 3 页)
大字“01 公司团队”,配城市大图,用来从开场自然切换到介绍公司与团队。
“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核心团队。”
4. 公司优势概览(三栏图文,第 4 页)
- 上方可以写一句话小标题:“公司概况与核心优势”。
-
下方三块卡片,可分别写:
-
公司定位:如“专注于××领域的科技公司”;
- 业务范围:目前覆盖哪些行业/客户群;
- 竞争优势:比如技术壁垒、资源渠道、经验积累等。
说明专业词:
- “核心优势”:就是和别人相比,我们最拿得出手、最难被复制的几个点。
5. 团队构成与分工(圆形关系图,第 5 页)
中心是一个“$”符号和社交媒体图标,这页非常适合改成“团队构成与协同关系”或“公司内部组织结构”:
- 中心:写“核心团队/管理层”;
-
周围各节点代表不同职能:
-
技术/研发
- 市场/销售
- 产品/运营
- 财务/法务
- 客户服务 等
用口头说明各部门如何围绕项目协同工作。
6. 公司发展与业务板块(双图 + 文本,第 6 页)
-
左右两张大楼或城市照片,可以分别代表:
-
现有业务(比如 To B 服务);
- 新拓展业务(比如 To C 产品、海外市场等)。
-
中间大段文字区,用来写公司的发展历程或里程碑事件:
-
成立时间、完成几轮融资、服务了哪些标志性客户等等。
7. 核心成员介绍(三栏卡片,第 7 页)
- 顶部一张办公楼视角图做背景。
- 下方三块卡片,可用于介绍 3 位核心管理者:CEO、CTO、COO 等。
-
每块包括:
-
姓名与职务;
- 关键经历(就职公司、主导项目);
- 在本项目中的具体职责。
这里强调:
“团队是项目成功最关键的保障,我们既有××背景的技术负责人,也有××行业经验的业务负责人。”
四、项目介绍模块:我们要做什么(第 8–11 页的一部分)
8. Part 02 过渡页(第 8 页)
大字“02 项目介绍”,起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“下面进入第二部分,给大家讲清楚我们究竟在做一个什么样的项目。”
9. 项目架构与功能块(列表 + 小图,第 9 页)
左侧 01/02/03 三行,可以分别代表:
- 项目背景与痛点——目前市场上有什么问题没被很好解决;
- 解决方案概览——我们用什么产品或服务去解决这些痛点;
- 目标用户与场景——谁来用、在什么场景下用。
右侧小图区域,可放:
- 产品界面、应用场景照片或示意图。
解释“痛点”: 就是用户最烦、最难受、最希望被解决的问题。
10. 核心产品或服务结构(环形结构图,第 10 页)
这页中间是圆环+多个节点,很适合展示产品的功能模块或服务闭环:
- 中心:写“核心产品/平台”;
-
外圈节点分别对应:
-
数据采集
- 核心算法 / 业务引擎
- 前端应用(APP、小程序、管理后台等)
- 支付结算
- 运营支撑
- 第三方对接……
口头说明:
“我们的产品并不仅仅是一个 App,而是由数据、算法、应用和服务组成的一整套解决方案。”
11. 项目亮点与实施路径(图片 + 文本,第 11 页)
- 左侧大图展示项目场景或城市全景。
-
右侧多行文字,可以拆成两块讲:
-
项目亮点:对比传统方案,在效率、成本、用户体验上的提升;
- 实施路径:落地步骤,比如试点、复制推广、全国布局。
五、产品运营与商业模式:怎么赚钱、怎么跑起来(第 5、10、12 页可组合使用)
虽然目录里写的是“产品运营”,但模板本身偏通用,你可以这样安排逻辑:
-
运营模式——用第 5 页的圆形关系图说明:
-
我们通过哪些渠道获客(线上投放、线下合作、社交媒体等);
- 用户如何在产品中完成体验;
-
如何用数据驱动持续优化。
-
商业模式——可以在第 10 页或第 11 页补充:
-
收入来源:一次性收费、订阅制、平台抽成、增值服务等;
- 成本结构:研发、获客、运营、服务等;
- 毛利率和盈利空间的大致测算。
解释“商业模式”: 简单说,就是“我们给谁提供什么价值,对方为什么愿意付钱,我们又从哪里把钱赚回来”。
六、发展计划与市场布局:未来怎么走(第 12 页为重点)
12. 市场空间与区域规划(世界地图,第 12 页)
-
背景是世界地图,各个圆形气泡代表不同区域的市场数据:
-
当前用户数量或营业额;
- 目标市场规模;
- 下一阶段的拓展重点。
你可以这样分层讲:
- 现有市场:比如“目前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,占总收入的×%”;
- 扩展市场:计划进入哪些省份或海外国家;
- 节奏安排:按时间维度说明“今年重点夯实现有城市,明后年逐步向××区域扩张”。
七、结尾小结与使用建议
把这套模板串起来,就是一条很清晰的商业故事线:
- 公司团队可靠——有经验、有分工;
- 项目方向清晰——痛点明确、方案完整;
- 产品运营可行——有获取用户、留住用户、实现变现的机制;
- 发展规划可期——市场足够大,路径清晰。
你在实际使用时,只需要:
- 把每一页的“标题文字/添加文本”替换成你项目的关键信息和数据;
- 保持“一页只讲一件事”的原则;
- 多用“问题 → 解决方案 → 效果/数据”这种结构来展开内容。
这样讲出来,既符合投资人听商业计划的习惯,也方便你自己把逻辑讲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