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模型
基础教学 1 min read

深入模型

Blog Author

Django 快速上手教程(教学方式 + 使用场景 + 最佳实践)


一、什么是 Django 以及为何选择它?

📌 教学讲解:

Django 是一个高级的 Python Web 框架,它鼓励“快速开发”和“干净、实用的设计”(DRY 原则)。相比 Flask 的轻量自由、Tornado 的高并发处理,Django 提供了从项目结构、ORM、表单处理、认证系统、管理后台到模板系统的全套解决方案,是构建中大型项目的首选。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快速构建内容管理系统(CMS):新闻门户、博客、后台管理系统;
  • 企业内部工具/平台:如 CRM、员工门户、ERP 原型;
  • 电商/教育类平台:需要用户管理、支付、订单系统等;
  • 与数据库交互密集型项目:使用 ORM 更加轻松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遵循 MTV 架构(Model-Template-View);
  • 分层解耦(业务逻辑不写在视图里);
  • 项目开发应立即引入虚拟环境 + 配置管理(如 python-decouple.env);
  • 保持目录结构清晰,遵循“每个 app 做一件事”的设计哲学。

二、Web 应用开发演进概览

📌 教学讲解:

最初的网页开发是静态 HTML,每次改动都需人工修改文件,效率低且容易出错。随着需求升级,人们开始通过 CGI 动态生成页面,再到 PHP/ASP/JSP 等模板+后端语言时代,最终进入了 MVC 框架主导的现代 Web 结构。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适用于不断变更页面内容的网站(如新闻、社交、交易类);
  • 需要多用户交互和数据库驱动的系统(如论坛、商城);
  • 多平台兼容(移动端、PC 端)不需单独开发客户端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明确分层职责:前端负责展示、后端负责逻辑;
  • 尽量避免直接在代码中硬编码 HTML;
  • 使用现代模板引擎(如 DTL 或 Jinja2)提升灵活性;
  • 为每个“功能模块”创建独立 app,便于维护。

三、理解 Web 应用通信机制与 HTTP 协议

📌 教学讲解:

HTTP 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最重要的通信协议。每一次你打开网页,浏览器就是客户端,服务器根据你发起的 HTTP 请求返回一个 HTML 页面或 JSON 数据。

一个完整的请求流程: 浏览器输入网址(URL)→ DNS 查询 → 建立 TCP 连接 → 发出 HTTP 请求 → Web 服务器(如 Nginx)处理 → 应用服务器处理业务 → 返回响应 → 浏览器解析渲染。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使用 Ajax/Fetch 获取数据时你需要理解 HTTP 方法(GET、POST);
  • 开发 API 或 RESTful 服务;
  • 与第三方系统对接(支付、OAuth 登录等)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使用 Chrome DevTools 分析请求/响应报文;
  • 理解状态码(200 成功,302 重定向,403 禁止,404 未找到,500 服务器错误);
  • 开发中推荐使用 Postmanhttpie 调试接口。

四、Django 核心架构(MTV 模式)

📌 教学讲解:

Django 使用的是 MTV 架构:

  • Model(模型):定义数据库结构(ORM);
  • Template(模板):HTML 文件,支持变量、控制流;
  • View(视图):处理 HTTP 请求和业务逻辑。

Django 将 Controller(控制器)职责由 urls.py + views.py 共同承担,从而实现结构上的解耦与重用。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用户注册/登录功能;
  • 管理后台展示数据;
  • 渲染前端页面时提供变量数据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每个 app 只关注一个功能领域;
  • Views 只写“请求处理 + 数据组合”,复杂逻辑封装进 Services 或 utils;
  • 模板中不要写 Python 逻辑,仅用于展示。

五、第一个 Django 项目的标准流程

📌 教学讲解:

你将了解 Django 的初始化流程,从环境配置、项目创建到本地服务器运行。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为项目搭建初始框架;
  • 本地测试后端功能;
  • 与前端配合验证页面效果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使用 venvpipenv 管理虚拟环境;
  • 项目结构应包含 apps/templates/static/media/
  • 不要在 settings.py 中硬编码敏感信息,使用 .env 配置文件管理。

六、视图函数:从静态输出到动态数据

📌 教学讲解:

初学者第一步是从简单的 HttpResponse() 开始,然后引入随机模块生成动态内容(如水果列表),让用户感受到后端响应是“活的”。

from django.http import HttpResponse


def show_index(request):
    return HttpResponse('<h1>Hello, Django!</h1>')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快速响应文字类内容(如纯 API);
  • Debug 时返回简单文本验证逻辑是否走通;
  • 构建初步的功能响应框架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初始调试阶段可使用 HttpResponse
  • 项目后期应统一使用 render()JsonResponse()
  • 尽量不要在视图中拼接 HTML 字符串。

七、引入模板引擎进行后端渲染

📌 教学讲解:

使用 Django Template Language(DTL)可以将后端数据和 HTML 模板结合,避免手动拼接字符串的低效开发方式。

<ul>
    {% for fruit in fruits %}
    <li>{{ fruit }}</li>
    {% endfor %}
</ul>
return render(request, 'index.html', {'fruits': selected_fruits})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渲染新闻、商品、文章列表等动态内容;
  • 生成用户个人主页;
  • 后台管理系统界面生成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模板统一放在 templates/ 文件夹下;
  • 目录结构应以 app 命名子文件夹:如 templates/first/index.html
  • 避免将复杂逻辑写入模板中,模板只做展示。

八、使用 App 构建模块化 Web 项目

📌 教学讲解:

Django 的 App 是功能模块的最小单元,每个 app 有自己的模型、视图、路由、静态文件、模板,方便团队分工与维护。

python manage.py startapp first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users:用户管理;
  • blog:博客文章;
  • orders:订单系统;
  • dashboard:可视化展示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项目结构采用 app 拆分,防止所有逻辑塞进一个文件;
  • 各 app 的 models.pyviews.py 可进一步分层如 services.pyforms.py
  • 每个 app 应在 apps.py 注册元数据,并在 settings.py 中添加到 INSTALLED_APPS

九、开发环境与调试技巧

📌 教学讲解:

Django 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开发服务器 runserver,可以快速测试项目运行状态。

python manage.py runserver 8000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快速调试视图函数;
  • 在浏览器中预览页面渲染;
  • 开发接口测试前端联调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不要将 runserver 用于部署上线;
  • 调试时使用 pdbbreakpoint() 等工具;
  • 使用 PyCharm/VS Code 配置 Django 调试模板。

十、项目配置和国际化

📌 教学讲解:

Django 支持多语言和多时区。通过配置 LANGUAGE_CODETIME_ZONE 可以实现本地化体验。

LANGUAGE_CODE = 'zh-hans'
TIME_ZONE = 'Asia/Shanghai'

✅ 使用场景:

  • 为中国用户本地化内容显示;
  • 日志和时间戳与服务器保持一致;
  • 多语言支持多国运营。

🏆 最佳实践:

  • 所有时间存储应使用 UTC,展示时本地化;
  • 静态文本使用 gettext_lazy 包裹,方便翻译;
  • 多语言部署时使用 makemessagescompilemessages 管理语言包。

十一、总结与进阶建议

🎓 教学讲解:

至此,我们构建了一个从启动项目、创建视图函数、动态内容输出、模板渲染、App 模块划分到最终调试运行的完整 Django 项目。

🚀 后续建议:

  • 学习 Django 的 ORM(增删改查);
  • 学会使用表单(Forms)、模型表单(ModelForms);
  • 学习用户认证与授权系统;
  • 深入了解 Django REST Framework(DRF)构建 API;
  • 学会使用 Celery 异步任务、Redis 缓存、Nginx+Gunicorn 部署等。

如果你需要进一步教学设计、配套代码资源、测试题库、进阶路线图,请随时告诉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