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清爽的 《工作汇报》PPT模板
工作总结 1 min read

色彩清爽的 《工作汇报》PPT模板

Blog Author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
这是一套色彩清爽的 《工作汇报》PPT 模板。 顶部大标题写着“工作汇报”,下方副标题是“总结工作 · 计划未来”,说明整份汇报的核心目的:

  • 回顾过去:这一阶段做了哪些事、实现了什么结果;
  • 梳理经验:哪些做得好、可以沉淀为方法;
  • 规划未来:下一步的目标和行动计划。

背景用蓝、粉、灰色的笔刷条纹,既有设计感,又不会显得太严肃,适合月度、季度或项目类工作汇报。


二、结构总览:三大部分 + 多种版式

从目录页和各章节封面可以看出:PPT 被拆成 三大部分,分别用大号圆形“01、02、03”做章节页(第 3、7、11 页)。

一个合理的命名方式可以是:

  1. 第一部分:工作内容概述(01)
  2. 第二部分:工作成果与亮点(02)
  3. 第三部分:问题反思与改进计划(03)

每一部分内部,又通过不同的图文排版来展开细节,比如:

  • 图片 + 文本说明
  • 环形结构 / 流程结构
  • 多要点图标列表
  • SWOT 四象限分析

下面按页面类型依次讲解。


三、各页面 / 模块的内容说明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

  • 中间大号标题:“工作汇报”
  • 副标题:“总结工作 计划未来”
  • 下方可以补充:汇报人姓名、部门、时间等。

这页主要用于开场,简单介绍自己和汇报主题,让听众知道“这是一份什么时间、什么范围的工作总结”。


2. 目录页(第 2 页)

  • 左侧是“目录”标题。
  • 右侧用 01、02、03 三个小色块列出三大章节。

  • 比如:

    • 01 工作内容回顾
    • 02 成果数据与亮点
    • 03 问题分析与改进计划

目录的作用,是先给大家一个“地图”,让他们心里有数:接下来你会按什么逻辑展开。


3. 第一部分封面(第 3 页)

  • 大圆形中间写着 “01 点击添加标题”,建议改为:

“第一部分:工作内容概述”

章节封面起到“分段提醒”的作用,让听众知道现在进入新的板块,可以切换思路。


4. 图文展示页:场景 + 要点(第 4 页)

  • 左边是一张大图(办公场景、项目照片等),右边是两列文字要点。
  • 适合用来介绍:

  • 主要职责 / 工作范围

  • 本阶段重点项目或场景说明

这里的逻辑是“用画面带入情境,用文字补充信息”,让大家对你的工作有直观感受。


5. 环绕结构页:一个核心 + 四个方向(第 5 页)

  • 中间是一个圆形图片,周围分布 4 个文字块。
  • 可以用来说明:

  • 一个核心目标,外圈是四类具体工作;

  • 或“以我为中心”的协作关系:上级、同级、下游、外部合作方。

这种结构表达的是“一个中心,四个支点”,适合讲工作构成协同关系


6. 流程 / 阶段页:连在一起的三个圆(第 6 页)

  • 三个蓝色圆形依次相连,每个圆里有图标和文字。
  • 可以用来介绍:

  • 工作步骤:需求 → 执行 → 复盘;

  • 项目阶段:前期准备 → 中期推进 → 后期收尾。

这是典型的“流程图”,用来回答:“这件事是怎么一步步做的?”


7. 第二部分封面(第 7 页)

  • 大圆形“02”,建议标题:

“第二部分:工作成果与亮点”

从这里开始,可以重点输出各项数据、成果案例和亮点经验。


8. 多要点列表页(第 8 页)

  • 页面中排布了 4~6 个小图标 + 文本。
  • 每一个可以代表一个成果点,例如:

  • 完成的项目数量

  • 指标达成情况
  • 用户反馈
  • 成本优化、效率提升等

建议每个要点尽量用一句话说清“做了什么 + 结果如何”。


9. 大色块摘要页(第 9 页)

  • 上半部分是大面积蓝色背景,下方有几个小图标和短文本。
  • 适合作为:

  • 某一阶段成果的“总结陈述”;

  • 或对前几页内容的归纳。

可以理解为“本小节小结”,用 3~4 个小点把重点再强调一遍。


10. 条列说明页(第 10 页)

  • 左右分两个区域,每个区域下面带几个子要点。
  • 可用来做对比或分组说明,例如:

  • 内部成果 vs 外部影响;

  • 业务类成果 vs 管理类成果。

讲解时可以先说整体,再一侧一侧地展开,逻辑更清晰。


11. 第三部分封面(第 11 页)

  • 大圆形“03”,建议标题:

“第三部分:问题反思与改进计划”

这一部分主要回答:“我们还有哪些不足?”、“下一步准备怎么做?”


12. SWOT 分析页(第 12 页)

  • 中间是 4 个方块,标着 S / W / O / T

  • 这就是常见的 SWOT 分析,可以简单理解为:

  • S(Strengths)优势:我们比别人强的地方

  • W(Weaknesses)劣势:我们不够好的地方
  • O(Opportunities)机会:外部环境中有利的机会
  • T(Threats)威胁:可能带来风险的外部因素

  • 页面左右还有文字区域,可以分别写:

  • 当前团队/项目的优势与劣势;

  • 面对市场或公司整体形势,看到的机会与威胁;
  • 针对上述四点,拟定的改进方向或行动。

这页的逻辑,是把问题和环境“拆开看”,从而得出更有针对性的计划,而不是泛泛而谈。


四、整体逻辑关系小结

如果把全部页面串起来,大致形成这样一条线:

  1. 封面 & 目录:告诉大家“我要汇报什么”。
  2. 第一部分:内容概述(3~6 页):

  3. 谁在做事、做了什么、如何做的。

  4. 第二部分:成果亮点(7~10 页):

  5. 通过列表、图标和重点摘要,说明“做成了什么”。

  6. 第三部分:问题与计划(11~12 页):

  7. 用 SWOT 找出优势和不足,结合外部机会与威胁,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和工作计划。

你在实际使用时,只需要:

  • 把每一页的“点击添加标题 / 文字说明”替换成自己的 真实数据和案例
  • 根据上面这套逻辑组织讲解顺序;

就能形成一份 结构清晰、内容完整、既能总结过去又能规划未来 的工作汇报。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,这是一套色彩清爽的 《工作汇报》PPT 模板。 顶部大标题写着“工作汇报”,下方副标题是“总结工作 · 计划未来”,说明整份汇报的核心目的: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2.6 MB
PPT特点:工作总结、总结与计划、商务汇报
PPT页数:19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