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兰迪色系的工作计划 / 总结汇报模板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概括
这套 PPT 是一份 莫兰迪色系的工作计划 / 总结汇报模板。整体色调柔和(灰紫 + 浅绿),配合生活化办公照片,给人的感觉是:
专业、温和、不压迫,适合部门月度/季度总结、年度计划、项目复盘等场景。
从目录和结构看,整套内容大致围绕三件事展开:
- 回顾当前工作情况
- 梳理关键步骤与重点内容
- 用数据和图表呈现结果,并提出后续计划
二、逐页结构与内容说明
下面按页面顺序,把每块内容的用途和建议写法讲清楚。
1. 封面页(第 1 页)——定调:莫兰迪色系工作计划
主要区域:
-
中央主标题:
-
“莫兰迪色系” + 副标题(总结汇报 / 工作计划 / 关键提案等,可自定义)。
- 下方小字:可写汇报主题、部门、汇报人、时间。
- 左右两侧的“笔刷”装饰,营造手绘感,让风格更柔和。
建议用途:
一句话说明场景,如:“2024 Q2 部门工作总结与下季度计划”。
2. 目录页(第 2 页)——四大模块导航
结构:
- 标题:“目录 Contents”;
-
中间纵向列出 01–04 四个模块标题,例如:
-
工作总体回顾
- 核心工作内容
- 重点项目进展
- 数据与后续计划
作用:
- 给听众一个“路线图”,明确接下来会按这四部分依次展开。
- 讲解时可以简单用 1–2 句说明每一部分大概会讲什么。
3. PART ONE 封面(第 3 页)——第一部分开场
内容:
- 标题:可写“PART ONE|工作整体情况”或“年度概况”。
- 中英双语的小副标题,可以补一句核心目标,例如:“梳理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与产出”。
用途:
明确告诉大家:从这一页开始,我们专注讲第一块内容(比如工作回顾)。
4. 图文组合介绍页(第 4 页)——项目/工作模块简介
结构:
- 右上:一张办公/项目照片。
-
右侧大段文字:
-
简要介绍该模块的背景、目标或本阶段重点。
- 下方左右各一个小图标 + 标题 + 简短说明。
适合表达:
- 某个核心项目/工作线的整体介绍;
- 可以写:项目目的、服务对象、预期成果等。
5. 双栏要点列表页(第 5 页)——工作内容拆解
结构:
- 左右两列,每列一个小标题 + 若干条项目符号(bullet)。
通俗理解:
-
就是“两栏清单”:
-
左列:可以写“日常工作”;
- 右列:可以写“专项工作 / 项目任务”。
逻辑关系:
两列是并列关系,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本阶段具体做了哪些事。
6. 流程步骤页(第 6 页)——Step1–4 工作流程
结构:
- 顶部一条横向箭头,被分为 Step 1, Step 2, Step 3, Step 4 四块;
- 每块下方有标题 + 说明文字。
专业词解释:流程图 / 步骤图
- 用清晰的步骤展示“事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”;
-
例如:
-
需求收集
- 方案设计
- 执行落地
- 复盘优化
逻辑关系:
明确的“先后顺序 + 递进关系”,后一步依赖前一步。
7. PART TWO 封面(第 7 页)——第二部分开场
用途:
- 可写为“PART TWO|重点项目/专项内容”;
- 起到章节切换的作用,让观众知道接下来开始讲“另一块主题”。
8. 图文并列说明页(第 8 页)——项目案例或模块详解
结构:
- 左侧:一张电脑/系统界面图片,可代表“工具/系统/产品”。
-
右侧:主标题 + 大段正文,讲该模块的详细情况:
-
例如:项目实施过程、使用效果、用户反馈等。
适用:
- 做 1–2 个重点案例的深度说明;
- 或展开说明“某个关键模块是如何运作的”。
9. 大图 + 文本框页(第 9 页)——场景展示 + 说明
结构:
- 左侧大图:比如办公室一角、客户环境、应用场景;
- 右侧矩形文本框:标题 + 简短说明。
用途:
- 配合场景图,介绍某个具体场景下的应用或成果;
- 比如“在门店端的应用效果”“在员工日常使用中的反馈”。
10. 多图作品/成果展示页(第 10 页)——组合成果
结构:
- 上方 3 张等宽小图,下方 2 张小图 + 文字框;
- 中间文字块可写总标题和归纳性说明。
适合用来:
-
展示多个案例/样例:
-
不同地点的落地照片、不同版本的设计稿、不同场景的使用效果等。
逻辑关系:
多图为并列关系,整体是一组成果集锦,文字负责做统一概括。
11. PART THREE 封面(第 11 页)——第三部分开场
用途:
- 可写 “PART THREE|数据结果与计划” 或 “绩效评估”;
- 表示从这里开始,重点转向 成果数字化。
12. 数据 + 柱状图页(第 12 页)——关键指标展示
结构:
- 左侧:标题 + 2–3 段文字,对数据进行文字解读;
- 右侧:柱状图 显示多个年份或项目之间的数值对比;
-
下方一行大数字(例如 688、758、966),可以用来展示:
-
总收入、客户数、订单量等关键 KPI。
通俗解释:柱状图
- 每一根柱子代表一个类别/时间点的数值,柱子越高,数值越大;
-
适合用来对比:
-
不同年份/季度的增长趋势;
- 不同部门/项目之间的表现差异。
讲解建议:
- 先指出整体趋势:是增长、持平还是波动?
- 再点出最高/最低的柱子,对应的原因是什么?
- 对下方大数字做简单总结:例如“整体比去年提升 20%”。
三、整体逻辑与讲解建议
把这 12 页串起来,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汇报链路:
- 封面 + 目录(1–2):说明汇报主题和结构。
-
Part One(3–6):
-
先用章节封面定主题;
- 用图文和双栏列表说明“做了哪些事”;
- 再用步骤图展示“工作是怎么推进的”。
-
Part Two(7–10):
-
切换到重点项目/专项内容;
- 通过图文页 + 多图页展示关键案例和场景。
-
Part Three(11–12):
-
进入数据和结果;
- 用柱状图和数字总结本阶段的实际成效,为后续计划铺垫。
四、实用小技巧
-
标题具体化
-
把“添加模板标题”改成:“第一部分|年度工作概况”“第二部分|CRM 系统落地情况” 等。
-
每页只讲 1 个重点
-
列表页只讲“做了什么”;
- 流程页只讲“怎么做”;
-
图表页只讲“结果如何,以及原因”。
-
图表后一定有结论
-
不只是念数字,要说清:
- 好在什么地方;
- 问题在哪;
- 下步打算怎么改。
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填充具体内容,这套莫兰迪色系模板就能变成一份 简洁、舒服、逻辑清晰的工作计划 / 总结 PP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