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兰迪配色的《20XX 工作汇报 / 企业报告》模板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这套 PPT 是一份 莫兰迪配色的《20XX 工作汇报 / 企业报告》模板。 整体风格柔和、专业,适合用来做:
- 年度 / 季度工作总结
- 公司或部门的业务汇报
- 营销、运营类项目复盘
整份汇报围绕四个方面展开:
公司与团队 → 策略与内容 → 产品与运营 → 活动/计划与结果数据
二、结构总览(目录页:第 2 页)
目录页用 4 个图标把全篇拆成四块,可大致理解为:
- 公司与团队(Company & Team)
- 策略内容(Planning / Strategy Content)
- 产品与运营(Products & Operation)
- 活动计划 / 数据总结(Campaign / Data Summary)
逻辑顺序是:
先介绍“我们是谁”,再说“准备怎么做”,然后是“具体做了什么”,最后用“数据和图表”收尾。
三、第一部分:公司与团队(第 3–8 页)
回答问题:“我们这家公司/这个团队是什么背景,目前处在什么状态?”
1. 分节封面(第 3 页)
- 标有大号数字 01 和“公司与团队”。
- 这一页只是章节起始,用来让听众意识到进入了第一个部分。
2. 团队构成与职责分工(第 4 页)
- 上方是 3–4 张团队或办公场景的小图片。
-
下方是横向的流程线,按 1/2/3/4 四个节点列出:
-
例如:市场部、运营部、产品部、客服组等。
你可以这样讲:
- 先快速介绍公司所处行业/规模;
- 再解释每个节点对应的团队或职能:谁负责拉新、谁负责留存、谁做产品支持等等。
通俗理解: 这一页就是“组织结构的简版介绍”,让别人知道你背后有哪些人、一共几条线。
3. 业绩趋势对比图(第 5 页)
左侧:两条文字,可能是“本公司 / 友商公司”这类对比说明。 右侧:柱状图或折线图,横轴是月份(8–12 月),纵轴是百分比 40%–80% 左右。
用法建议:
- 可以展示 自家 vs 竞品 或 去年 vs 今年 的关键指标变化;
- 比如:月度成交率、活动转化率、活跃用户占比等。
讲解时注意逻辑:
- 先说整体趋势(逐月上升、出现拐点的月份);
- 再点一个关键结论:例如“从 9 月开始,我们的增速明显超过竞品”;
- 简要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(重点活动、产品升级等)。
“柱状图/折线图”就是用高度或曲线变化,直观地表示数据的 增减趋势。
4. 能力与资源概览(第 6–7 页)
第 6 页:六边形图标
- 中间一组六边形图标:创意、数据、技术、运营、内容、渠道等。
- 右侧是对应的文字说明。
可以总结公司/团队的 核心能力与资源,例如:
- 有稳定的内容生产能力;
- 有数据分析支持;
- 有自有渠道或合作伙伴等。
第 7 页:60% 进度圆 + 图片
- 左侧一个大圆写着“60%”;
- 右侧两张图片,可是项目进展或团队工作场景。
这里可以表达:
- 某项关键工作的整体完成度;
- 或某个阶段目标达成的比例(比如“全年目标已完成 60%”)。
说法示例:
“到目前为止,我们整体完成度约在 60%,重点突破了……,接下来几个月会集中发力在……”
5. 指标分布图(第 8 页)
- 中间一个小圆写着“5%”之类的数字,下方有一串 10% / 40% / 50% 等小圆。
可以用来说明:
- 市场份额(我们在整个市场占 5%,细分领域中多个比例区间的客户分布);
- 或社群/客户分层(高价值用户占 10%,中间层 40%,普通用户 50% 等)。
通俗解释: 这是在回答“我们在大盘中占多大位置”“不同层级的用户各占多少”。
四、第二部分:策划内容(第 9–10 页)
回答问题:“我们是用怎样的策略、步骤在推进工作?”
1. 分节封面(第 9 页)
- 大号数字 02 + “策划内容”。
- 用来过渡到第二部分。
可以这样说:
“接下来,我重点讲一下我们这段时间的策略安排和执行路径。”
2. 策划流程图(第 10 页)
- 顶部有 3–4 个图标,配合箭头连成一条路径。
- 每个节点下方有编号 01/02/03,旁边对应简短说明。
这是标准的 流程图,可以用来拆解工作方法,例如:
- 调研分析:用户画像、竞品情况、数据诊断;
- 策略制定:确定目标、预算和渠道组合;
- 落地执行:内容制作、投放、运营动作;
- 复盘优化:根据结果调整策略。
讲解时强调顺序和因果关系:
“我们先搞清楚现状,再定策略,然后执行,最后复盘,这样形成一个持续优化的闭环。”
五、第三部分:产品与运营 / 活动计划与结果(第 11–12 页)
这一段更多是 用数据证明成果,再顺势引出后续计划。
1. 指标卡片对比(第 11 页)
- 三个竖排的“数据卡片”:每张上面一个大数字,例如 91.2%。
-
下方可以写指标名称:
-
成交率
- 满意度
- 复购率 等。
用法:
- 展示三个最核心的 KPI(关键绩效指标);
- 可以对比“目标值 vs 实际值”“去年 vs 今年”。
专业名词解释:
- 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:关键指标,用来衡量工作成果是否达标,比如“月销售额”“投诉率”。
讲的时候,可以一句话解释每个数字的意义:
“今年整体满意度保持在 91.2% 左右,高于行业平均的 XX%;成交率较去年提升了 X 个百分点。”
2. 条形图:不同项目/渠道对比(第 12 页)
- 右侧是一组横向条形图,每条对应一个标签。
可以用来展示:
- 不同渠道的贡献(官网、微信、小程序、线下门店等);
- 不同活动/项目带来的效果对比。
条形图的特点是:
“谁的条更长,谁的数值就更高”,非常适合做横向对比。
你可以这样讲:
- 先指出贡献最大的 1–2 个渠道或项目;
- 再提到表现一般或偏弱的部分;
- 自然而然引出下一阶段的资源倾斜与优化方向。
六、整体讲解建议(串成一条完整故事线)
如果把这 12 页连起来,你可以这样组织讲稿:
-
封面 + 目录(1–2 页)
-
自我介绍、说明汇报周期;
-
用一句话概括四个章节,让听众有全局概念。
-
公司与团队(3–8 页)
-
简单介绍公司定位、团队构成(第 3–4 页);
- 用图表说明过去几个月的业绩趋势和竞对情况(第 5 页);
- 概括说明团队具备的资源和能力,以及当前进展度 60% 等(第 6–7 页);
-
用用户分层或市场份额图解释“我们在大盘中的位置”(第 8 页)。
-
策划内容(9–10 页)
-
用一页说明整体策略思路(比如“先分析、再定位、再执行”);
-
用流程图具体拆分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。
-
成果与数据总结(11–12 页)
-
用 KPI 卡片突出最关键的三项成果(第 11 页);
- 用条形图对比不同渠道/项目表现,指出优势和短板(第 12 页);
- 口头补充下一步的优化方向(例如加强高效渠道、改善弱项等)。
这样讲下来,你的汇报会自然地回答四个核心问题:
我们是谁 → 做了什么 → 怎么做的 → 做得怎么样 → 接下来怎么更好。
也会和这份莫兰迪色工作汇报模板的气质非常匹配: 数据清晰、结构分明、语气理性又不压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