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堂教学通用模板
下面这份讲解稿,可以直接配合这套「黄色·教学通用 PPT 模板」使用,只要把示例文字换成你的课程内容即可。
一、整体主题与教学目的
这是一套 课堂教学通用模板,颜色是淡黄色+白底,带插画书本元素,氛围轻松、适合语文、历史、通识类课程,也可用于培训课。
整套课件围绕一节课的完整流程来设计:
- 教学内容回顾——先复习旧知识
- 教学内容学习——系统讲解新知识
- 重点难点攻克——突破易错点、难理解的地方
- 课后练习 / 作业——巩固与迁移
逻辑上就是一个典型的 “复习 → 新授 → 巩固 → 练习” 教学闭环。
二、封面与目录:交代课程框架
1. 封面(第 1 页)
- 标题:教学通用 PPT 模板(实际使用时改为本课课题,如《圆的面积》)。
- 副标题:一行简短说明或教学格言。
- 右侧是书本插画,强化“课程/学习”的主题。
- 下方写授课人姓名、班级或日期。
作用: 正式开启课堂,让学生知道“今天这节课讲什么”。
2. 目录页(第 2 页)
右侧列出四个单元(文字略有差异,但大致对应):
- 教学内容回顾
- 教学内容学习
- 重点难点攻克
- 课后练习作业
这页就是给学生的「学习路线图」——
本节课将按这四个阶段展开,帮助大家从复习到掌握再到应用。
三、第一部分:教学内容回顾(第 3–5 页)
1. 单元封面(第 3 页)
- 标题:教学内容回顾
- 下方可以写“上一课时知识要点回顾”“与本课相关的前置知识”等。
用途: 提醒学生,这是“复习旧知”的环节,帮助唤醒记忆、承上启下。
2. 图文结合的小结(第 4 页)
- 左侧为学习场景或物品图片;
-
右侧分上下两块文字区,可分别写:
-
知识点 A 回顾:关键概念/公式
- 知识点 B 回顾:例题方法、结论等
说明文字可以用简短语句,不必太长,重点是「帮助学生想起学过的内容」。
3. 要点条列复习(第 5 页)
- 页眉写“在此添加标题内容”,可改成“本节课需要的预备知识”;
-
正文使用 项目符号(小黑点) 列出 3–4 条:
-
已学过的核心概念
- 重要结论
- 与本课直接相关的旧例题模型
逻辑关系:
第 4 页用图文“回忆情境”,第 5 页用条目“压缩成要点”,完成从零散记忆到结构化概括的过渡。
四、第二部分:教学内容学习(第 6–9 页)
1. 单元封面(第 6 页)
- 标题:教学内容学习
- 下方可以写“本节课新知识目标概览”。
可以在口头上先说目标,例如:
- 认识 ……
- 会用 …… 解题/分析
- 能在情境中应用 ……
2. 图文并列的新授(第 7 页)
- 左侧配一张主题相关图片;
-
右侧分成两栏或多条短段落:
-
知识点 1: 概念或定义
- 知识点 2: 性质、定理或规律
- 小提示: 注意事项/易混点
3. 四点式知识拆分(第 8 页)
- 四个黄色圆形图标,呈一行展示;
-
每个图标下是一段对应说明,可分别写:
-
结论/公式
- 解题步骤
- 例题模型
- 生活应用或延伸
通俗理解:
就是把一大块知识拆成四小块,从“是什么、怎么用、如何做题、在哪里用到”依次展开。
4. 环形结构梳理(第 9 页)
- 中央是一个循环箭头图,四个节点分别放小图标 + 标题。
适合用来呈现:
- 解题流程:读题 → 分析 → 求解 → 检查;
- 学习步骤:预习 → 听讲 → 练习 → 反思;
- 或知识间关系:四个概念相互支撑构成一个系统。
要点: 环形图体现“循环”和“相互关联”,可以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。
五、第三部分:重点难点攻克(第 10–11 页)
1. 单元封面(第 10 页)
- 标题:重点难点攻克
- 这里建议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:哪些是本课必须搞懂的核心,哪些是历年易错点。
2. 重点难点条目(第 11 页)
-
页面上分成数个小块,每块写:
-
难点名称:例如“公式套用条件”“图像与代数对应”等;
- 突破思路:可写提示、口诀、对比图或一个典型例题的关键步骤。
你也可以把常见错误写成“反例”,告诉学生哪些做法是错的,为什么错,从而真正“攻克”。
六、第四部分:课后练习 / 作业(第 12 页)
图标式作业说明
- 顶部标题可改为“课后练习 / 课后作业”;
-
下方有四个图标(锁、时钟、齿轮、纸飞机等),每个下面一小段文字:
-
必做题: 课本或讲义中的基础练习题号;
- 选做题: 有挑战性的思考题、拓展题;
- 完成时间: 截止日期或预计耗时;
- 提交方式: 纸质、线上平台、小组互批等。
作用:
把作业讲清楚、讲具体,让学生知道“做什么、做到什么程度、何时交”,避免含糊。
七、整体教学流程总结
这套 PPT 模板背后是一条非常典型、也非常清晰的教学流程:
-
教学内容回顾
-
用情境、条目唤醒旧知,做好“知识铺垫”。
-
教学内容学习
-
由概念到性质,由例题到应用,用多种版式拆解新知。
-
重点难点攻克
-
抓住最容易错、最难懂的部分,单独强化、集中突破。
-
课后练习 / 作业
-
把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后,通过练习巩固和迁移。
如果你按照这个顺序填入自己的学科内容,课堂节奏会非常自然—— 学生先想起来、再听明白、接着攻难点、最后做练习,一节课就形成了完整、闭环的学习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