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爱卡通风格的教学课件模板
一、整体主题与用途
这套 PPT 是一份可爱卡通风格的教学课件模板。米黄色底色配合猫头鹰、小鹿、兔子等小动物插画,整体气氛轻松、温暖,很适合:
- 低年级课堂授课
- 故事教学、绘本教学
- 品德教育、小主题活动课(如习惯培养、安全教育等)
核心目的:
用孩子喜欢的卡通视觉,把一节课的目标—内容—过程—总结讲得清楚、有条理,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理解知识。
二、页面结构与模块说明
1. 封面与目录(第 1–2 页)
-
封面页(1)
-
中间是大标题“可爱卡通教学课件模板”,下面可加副标题,如课程名称、年级班级、授课教师。
-
四周的小动物形成“围观”效果,营造亲切、欢迎上课的氛围。
-
目录页(2)
-
右侧依次列出 4–5 个章节: ① 单击文本输入标题…… ② ③ ④ ……
-
可以对应设计为:
- 第一部分:导入与目标
- 第二部分:新知讲解
- 第三部分:活动实践
- 第四部分:课堂小结
- 第五部分:课后延伸
2. 第一部分:知识点或主题展示(第 3–6 页)
-
章节封面(3)
-
用“0X 单击文本输入标题”作为本章节标题封面。
-
适合写:“第一部分 走进主题” 或 “学习目标”。
-
幼苗生长图(4)——循序渐进的四个要点
-
四株从小到大的嫩芽,表示:
- 从“萌芽”到“成长”的递进关系。
-
可用来讲:
-
知识由浅入深的四个层级;
- 或学生需要依次完成的四个小任务。
-
知识树图(5)——一个主题下的多条分支
-
左侧是一棵树,右侧有多个小叶子/文本框。
-
适合说明:
- 一个核心概念(树干),
- 延伸出的若干知识点或应用场景(树枝树叶)。
- 关系:中心发散、由一到多。
-
菱形带状流程(6)——四步活动流程
-
四个菱形顺着一条带子排开。
-
每个菱形可写:
- 情境导入
- 讲解示范
- 学生练习
- 课堂反馈
- 表达的是时间顺序上的步骤,从左到右依次推进。
3. 第二部分:学习过程与路径(第 7–10 页)
-
章节封面(7)
-
同样是“0X 单击文本输入标题”,作为第二大章节封面。
-
建议用于“学习过程”或“活动设计”。
-
S 形路线图(8)——完整学习路径
-
彩色 S 形线路,从起点走到终点,中间经过多次“转弯”。
-
非常适合表现:
- 一节课中学生要经历的多个环节;
- 或一项任务项目的完整路径(如:提出问题 → 查找资料 → 合作讨论 → 汇报展示)。
- 关系:连续的过程,强调不要跳步。
-
三角结构图(9)——多维支撑关系
-
由几个三角形拼成,配合“Add title”提示。
-
可用来说明:
- 三个支撑点共同托起一个目标;
- 比如“学习习惯”“学习兴趣”“学习方法”共同支撑“学习效果”。
- 逻辑:多因素共同作用。
-
斜向箭头序列(10)——几项策略或措施
- 三个橙色箭头依次向右上延伸,每个下面都可写 20% 等比例说明。
-
可表示:
-
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学策略;
- 或课堂上三个重点活动。
- 关系:既有顺序,又有逐步提升的意味(箭头向上)。
4. 第三部分:总结与提升(第 11–12 页)
-
章节封面(11)
- 继续作为“第三部分:课堂小结 / 反思提升”的封面。
- 让学生意识到进入总结阶段。
-
矩形阶梯图(12)——阶段成果或分层目标
- 跑步小人 + 三个逐级抬高的方块。
-
可用来总结:
-
本课达成的三个层次目标(基础—提高—拓展);
- 或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三种表现层级。
- 关系:由低到高的阶梯式进步,很适合用来鼓励学生“向上走一格”。
三、专业概念的通俗解释示例
- 教学流程:就是一节课“先做什么、再做什么、最后做什么”的顺序安排。
- 知识结构图(树图、三角图):把零散的知识点按照“是谁、从哪来、有什么用”串联成图形,让大脑一眼就看到它们的关系。
- 阶段目标:不是一下子要求学生全都会,而是分成几个台阶,每上一阶就算一小步成功。
四、建议的讲解串联方式
你在实际课堂讲解时,可以按以下顺序组织语言:
-
封面开场: “今天这节课,我们和小动物一起,来学习关于 ×× 的内容。”
-
目录总览: 简要说明本课分几部分,每部分要做什么。
-
第一部分:
-
用“芽苗图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四个重点。
- 用“知识树”把本课的知识点全部挂在树枝上。
-
用“菱形流程”说明课堂活动的大致安排。
-
第二部分:
-
用“S 形路线图”一步步带着学生走完任务。
-
用“三角图、箭头图”解释有哪些方法、策略在帮助他们学习。
-
第三部分:
-
最后用“矩形阶梯图”回顾今天的收获,让学生自己定位: “我现在站在第几个台阶?下一步想往哪里走?”
这样,一整套 PPT 就既可爱、又有清晰的逻辑,更方便终端用户(老师和学生)理解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