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教师通用说课模板》,风格是蓝色海洋/灯塔主题,适合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各学科的说课、公开课、汇报课
商务汇报 1 min read

《教师通用说课模板》,风格是蓝色海洋/灯塔主题,适合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各学科的说课、公开课、汇报课

Blog Author

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

这套 PPT 是一份 《教师通用说课模板》,风格是蓝色海洋/灯塔主题,适合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各学科的说课、公开课、汇报课。 它要帮助老师 系统、条理地说明一堂课的整体设计——包括:

为什么这样教 → 教什么 → 学生怎么学 → 课堂怎么上 → 期望有什么效果。


二、版式结构总览(第 1–2 页)

1. 封面页(第 1 页)

  • 标题区:中间大字“教师通用说课模板”,下方可以写:

  • 【教材版本】【学段学科】【课题名称】等。

  • 底部:演讲者姓名、说课日期。
  • 四周的救生圈、灯塔等元素,营造“航海导航”意象,寓意教学为学生导航。

使用时,开场简要自我介绍和课题背景即可。

2. 目录/说课流程(第 2 页)

中间标题“说课过程 Lessons Process”,右侧列出六个步骤:

  1. 教学背景
  2. 教学分析
  3. 学法分析(学生的学习方法)
  4. 教学过程
  5. 教学设计
  6. 教学效果

这一页相当于“路线图”:告诉听众接下来会按这六个板块依次展开。


三、教学背景模块(第 3–4 页)

3. 教学背景标题页(第 3 页)

  • 仅保留“教学背景”四个大字,作为章节过渡页。
  • 侧边竖排按钮,显示当前所在板块,便于整体结构定位。

4. 教材地位和作用(第 4 页)

右侧大面积文字 + 图片,主要回答三个问题:

  1. 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

  2. 比如:位于哪一单元第几课,承接前面哪些知识,为后续哪些内容打基础。

  3. 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

  4. 本节内容和学生的经验、兴趣有何关联(如与日常生活现象、社会热点相连)。

  5. 学这节课的意义

  6. 对于培养学生某项能力(阅读、实验、解决问题等)的作用。

这里强调的是:这节课从哪里来、为什么值得教。


四、教学分析模块(第 5–8 页)

5. 学情分析三栏表(第 5 页)

页面分三列,示例结构:

  1. 学习状况

  2.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;

  3. 之前常见的错误或薄弱点。
  4. 学生特点

  5. 兴趣点、思维水平、班级差异等。

  6. 比如:口头表达好但书面表达弱。
  7. 重点难点来源

  8. 根据前两栏,分析本课可能出现的困难:

    • 抽象概念理解难;
    • 逻辑推理过程易丢步等。

逻辑:先看学生“现在是什么样”,再决定后面“要重点解决什么”。

6. 教学目标(第 6 页)

用三行目标条展示:

  1. 知识目标

  2. 学生通过本课要“知道什么、记住什么”,例如掌握某个概念、公式、写作方法。

  3. 能力目标

  4. 学生通过活动要“能够做什么”,比如能独立分析问题、能用某种方法解决实际情境。

  5. 情感目标(情感态度与价值观)

  6. 希望在课堂中渗透的价值观,例如增强责任感、合作意识、审美能力等。

通俗说:学会哪些知识 → 具备哪些本领 → 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。

7. 教学重难点(第 7 页)

三条横向条目:

  • 重点:最关键、必须吃透的内容或能力,如“掌握某种分析方法”。
  • 难点:学生最容易卡住的地方,如“把方法迁移到新情境中使用”。
  • 关键:帮助突破难点的“窍门”,比如某个思路、步骤或活动设计。

这里不仅列出“是什么”,更要在解说时说明为什么这么定,以及准备用什么方式突破难点

8. 教学分析标题页(第 8 页)

作为本模块的小结页,口头上可以简要概括:

  • 本课依据教材与学情,确立了哪些目标;
  • 重点难点在哪里;
  • 为后面的教学过程设计定下总策略。

五、学法分析模块(第 9–11 页)

9. 学习方法结构式(第 9 页)

这页用“公式”形式呈现,例如:

三段式教学法 + 读议结合 + 演示法 + 任务驱动……

可以在讲解时解释为:

  • 先整体再分步(三段式)
  • 边读边想边说(读议结合)
  • 教师适度示范(演示法)
  • 通过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(任务驱动)

目的是回答:学生不是被动听讲,而是通过哪些“学习方式”主动参与。

10. 学法分析标题页(第 10 页)

过渡页,为接下来的“学生具体如何学”做铺垫。

11. 学习方式环形图(第 11 页)

中间是“学习目标”,外围环形写着若干学习方式,例如:

  • 读中学:通过精读课文、阅读资料来理解。
  • 问中学:通过提问、质疑加深理解。
  • 议中学:小组讨论、同伴互评。
  • 练中学:做题、写作、实验等实践活动。

右侧的对勾条目,是对这些方式的具体说明,如:

  • 阅读中:深入理解文本;
  • 讨论中:碰撞观点、形成判断;
  • 练习中:内化方法、提升应用能力。

这一页强调:教学法要服务于学法,课堂中心在“学”,而不是单一“讲”。


六、教学过程预告(第 12 页)

第 12 页是“教学过程”标题页,是后续环节(导入、新授、巩固、拓展、小结等详细步骤)的入口。

在正式说课时,可以:

  1. 先用前面的分析说明设计依据;
  2. 再从这一页开始,按照时间顺序讲清楚课堂流程——

  3. 每一步做什么;

  4. 学生怎么参与;
  5. 如何围绕目标和重难点来组织活动。

七、整体逻辑串联小结

如果你照着这套 PPT 说课,可以按下面的故事线来讲:

  1. 教学背景:这节课在教材和生活中的位置与意义。
  2. 教学分析:学生目前的状况 → 设定了哪些知识、能力、情感目标 → 明确本课重难点。
  3. 学法分析:为了达成目标,学生会采用哪些学习方式、在课堂上怎样动起来。
  4. 教学过程:基于上述分析,设计了怎样的课堂步骤和活动。
  5. (后续未展示的部分)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:用实例和评价数据说明课堂实施效果与反思。

这样,以“背景—分析—学法—过程”的顺序展开,说课内容既完整,又有清晰的逻辑主线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一、核心主题与整体目的,这套 PPT 是一份 《教师通用说课模板》,风格是蓝色海洋/灯塔主题,适合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各学科的说课、公开课、汇报课。 它要帮助老师 系统、条理地说明一堂课的整体设计——包括: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16.2 MB
PPT特点:商务汇报、自我介绍
PPT页数:25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