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简约风论文开题答辩」 模板
总结与计划 1 min read

「简约风论文开题答辩」 模板

Blog Author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
这套 PPT 是一份 「简约风论文开题答辩」 模板。 主线是围绕毕业论文(或课题研究),向评审老师说明:

  • 为何选这个题目(选题背景与意义);
  • 打算怎么做研究(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);
  • 具体研究什么内容、已经有哪些展示(研究内容与展示);
  • 最后对研究做整体分析,并谈谈未来打算(总结分析与展望)。

一句话概括:

通过清晰的结构和简洁的数据图,证明课题有价值、思路清楚、方法可靠、未来可期


二、目录结构(第 2 页):四大章节

目录页把全文分为 4 个章节,对应后面的四个“PART”:

  1. 选题背景
  2. 研究思路
  3. 研究内容
  4. 总结分析

逻辑关系非常清楚:

先讲“为什么做” → 再讲“怎么想、靠什么理论支撑” → 接着讲“具体做什么/做成了什么” → 最后“总结和展望”


三、第一章:选题背景与意义(第 3–5 页)

1. 章节封面(第 3 页)

  • 标题: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意义
  • 英文: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
  • 用作过渡页,让听众知道接下来的几页都在回答:“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?”

2. 背景分点说明(第 4 页)

  • 顶部标题仍是“选题背景与意义”。
  • 下方有 4 个横向并排的小卡片,每个配一张小图标/照片和一段文字。
  • 适合拆成 4 个角度来讲背景,例如:

  • 行业/社会现状

  • 理论研究现状
  • 存在的问题或空白
  • 本研究的切入点

讲解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张卡片:

“第一点,从行业现状看……;第二点,在学术研究上,目前主要聚焦……;第三点,仍然存在的不足是……;因此第四点,我的课题尝试从……角度切入。”

3. 选题意义概览图(第 5 页)

  • 中间是一个四向延展的圆形图标,四个小圆分别围绕中心。
  • 每个小圆下方都有“输入标题”的位置,可填入:

  • 理论意义

  • 实践意义
  • 社会意义
  • 个人意义 等。

“选题意义” 用通俗话说就是:

“做这篇论文有什么用?对学术有用、对实践有用、对社会有用、对自己成长也有用。”


四、第二章:研究思路与理论(第 6–8 页)

1. 章节封面(第 6 页)

  • 标题: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理论
  • 英文:Thinking and Theory

研究思路 = 你打算按什么步骤、什么路径来推进研究; 理论 = 你借用哪些学者的观点、模型或框架来分析问题。

2. 数据图表:研究思路示意(第 7 页)

  • 左侧是一张 柱状图,用于展示几个关键维度的比较,如不同阶段的样本数量、不同变量的得分等。
  • 右侧有几个小图标+文字条目,可用来写:

  • 研究对象

  • 研究范围
  • 样本来源 等。

这里可以这样解释柱状图:

“越高的柱子代表这一项在研究中占比更大/更重要,通过这个对比,让老师直观看到研究重点放在哪几块。”

3. 图片 + 文本:理论基础说明(第 8 页)

  • 左边是 3 张竖向排列的小照片,右边是两块文字区域。
  • 适合用来说明:

  • 使用了哪些 理论框架(比如某传播理论、某管理模型);

  • 每个理论如何具体帮你分析材料。

“理论基础”听起来很学术,其实可以理解为:

“我不是凭感觉分析,而是借用了前人已经验证过的一些思路和工具。”


五、第三章:研究内容与展示(第 9–11 页)

1. 章节封面(第 9 页)

  • 标题: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展示
  • 英文:Content and Presentation
  • 进入“具体做什么、做成了什么”的部分。

2. 卡片式展示:研究模块拆分(第 10 页)

  • 页面分成 3 个竖排卡片,每个配图+标题+说明文字。
  • 可用于展示 3 个核心研究模块,比如:

  • 模块 A:问卷/访谈设计与实施

  • 模块 B:案例/文本分析
  • 模块 C:数据结果与发现

讲解时,建议按照 “模块名称 → 做了什么 → 得到什么发现” 的节奏来讲。

3. 重点成果展示(第 11 页)

  • 左侧是深色背景的文字区域,可以写研究结论或关键发现
  • 右侧是电脑/演示画面图片,用来强化“成果可视化”的感觉。

这一页可以用来回答老师最关心的问题:

“到目前为止,你已经看到了哪些有意思的现象?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?”


六、第四章:总结分析与展望(第 12 页)

  • 标题:第四章 总结分析与展望
  • 英文:Analysis and Prospect

这一章尚未展开,但从标题可以看出将包括:

  1. 总结

  2. 回顾全篇研究的核心发现、主要结论。

  3. 分析

  4. 说明这些结论背后的原因,以及它们与前人研究、现实情况之间的联系。

  5. 展望

  6. 展望未来还可以怎么深入研究;

  7. 在实际工作或行业中怎么运用这些结论。

“展望”(Prospect)用白话说,就是:

“以后还可以怎么继续往下做、还能长成什么样子。”


七、整体逻辑小结(给讲解者的提要)

你在正式开题答辩讲解时,可以按这条主线来走:

  1. 先讲“为什么要做这个题”

  2. 用第一章背景与意义,说清现实问题和研究价值。

  3. 再讲“怎么想和用什么理论支撑”

  4. 第二章把研究路径、分析框架交代清楚。

  5. 接着讲“具体做了什么/准备做什么”

  6. 第三章展示研究内容、样本、初步结果,让老师看到可行性。

  7. 最后讲“整体怎么看、未来怎么走”

  8. 第四章做总结与展望,为后续正式论文写作和终稿答辩埋好伏笔。

如果你愿意,我也可以在这个结构上,帮你逐页写成可直接朗读的讲稿,包括过渡语和可能被追问时的补充说明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,这套 PPT 是一份 「简约风论文开题答辩」 模板。 主线是围绕毕业论文(或课题研究),向评审老师说明: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45.1 MB
PPT特点:总结与计划
PPT页数:15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