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洁风毕业论文答辩模板,主色是深蓝+白色,搭配学位帽、灯泡、钥匙、手势等图形,整体气质偏理性、稳重
下面我按整套 PPT 的逻辑,从上到下帮你梳理成一篇可以直接讲给评委听的讲解稿思路。
一、整体主题与汇报目标
这套 PPT 是一份简洁风毕业论文答辩模板,主色是深蓝+白色,搭配学位帽、灯泡、钥匙、手势等图形,整体气质偏理性、稳重。
整套内容围绕四个核心部分展开:
- 论文背景简介
- 研究过程简介
- 遗留问题探讨
- 论文归纳总结
也就是先说为什么做,再说明怎么做,然后反思还存在哪些不足,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。
二、开场与结构说明(P1–P3)
1. 封面:确立主题与身份(P1)
- 左侧是大大的学位帽图标,象征“毕业、答辩”。
- 右侧区域展示论文标题、副标题以及“答辩人:XXX”。
讲解时可以说:
“各位老师好,我的论文题目是《……》,接下来我将围绕论文背景、研究过程、遗留问题以及总结四个部分进行汇报。”
2. 设计说明/研究说明(P2)
这一页目前写的是“设计说明”,在正式答辩中可以改成研究简介或课题缘起:
-
用几句话说明:
-
课题来源(比如项目背景、实际业务需求、导师课题组方向);
- 研究对象和大致方法(问卷、实验、模型、系统开发等);
- 预期目标(解决什么问题、带来哪些改进)。
专业词通俗化:
- 研究目标:就是“想把什么事搞明白 / 想把哪件事做得更好”。
- 研究方法:就是“你采取了哪些具体手段,比如调研、建模、实验等”。
3. 目录:交代整体框架(P3)
- 左侧是学位帽图标和“目录 CONTENTS”。
-
右边四条横向标签依次写着:
-
论文背景简介
- 研究过程简介
- 遗留问题探讨
- 论文归纳总结
这页就是路线图,告诉老师接下来你会按什么顺序讲。
三、第一部分:论文背景简介(P4–P10)
4. 分章节封面:论文背景简介(P4)
- 大号数字“1”和学位帽图标,标明第一章/第一部分。
- 下面是“论文背景简介”标题。
你可以用一句话过渡:
“下面进入第一部分,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现状。”
5. 背景场景 & 现状问题(P5)
- 左侧标题“论文背景研究”;
- 右侧是一座山、旗帜的插画,可以理解为目标与挑战。
这一页适合讲:
- 行业或社会背景(这件事为什么值得研究);
- 目前存在的痛点或不足(例如效率低、成本高、体验差、理论空白等)。
6. 研究意义或创新点(P6)
- 图形是一只戴学位帽的灯泡,周围飘着纸张:象征“创意、成果”。
可以把这一页定位为研究意义/创新点:
-
从理论层面说明:
-
补充了哪些研究空白;
- 对现有模型或方法做了哪些拓展。
-
从实践层面说明:
-
对企业、学校、用户带来哪方面的提升与价值。
7. 背景要点分解(P7)
- 左侧是一把钥匙,右侧有四个编号 01–04 的文字条。
- 钥匙寓意抓住关键点。
你可以用这页把背景或问题拆成四个小点,比如:
- 行业发展现状
- 用户需求特点
- 现有方案不足
- 研究切入点
形成“由整体到要点”的展开。
8. 数据化背景——比例/统计图(P8)
- 四个半环形百分比图(76%、28%、68%、49% 之类),用来展示数据。
适合放:
- 问卷调查结果(比如:多少人遇到某类问题);
- 市场占有率、使用率;
- 系统性能指标(正确率、召回率等)。
逻辑关系: 前几页讲“现象和问题”,这一页用数据来佐证,让背景更有说服力。
9. 背景相关工作或文献梳理(P9)
- 四个并列的立式卡片 01–04。
适合用来总结:
- 研究方向 A:谁做了什么、特点是什么;
- 研究方向 B …;
- 研究方向 C …;
- 综合评价:已有研究的局限、你将在哪个点上做突破。
10. 小结:研究背景小结与问题提炼(P10)
- 中间是伸出的手,五个指尖延伸出 4 个分支。
可以用这一页收束背景部分:
- 概括 3–4 条关键问题或研究假设;
- 说明“因此,本研究将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……”
到这里,背景部分逻辑链是:
大背景 → 具体问题 → 研究意义/创新点 → 数据支撑 → 文献/相关工作 → 提炼研究问题。
四、第二部分:研究过程简介(P11–P12)
11. 分章节封面:研究过程简介(P11)
- 与 P4 同版式,换成大号数字“2”和“研究过程简介”。
过渡语可以是:
“下面第二部分,我将介绍整个研究过程和主要步骤。”
12. 研究流程/方法步骤(P12)
- 画面是四个连续的箭头,箭头里写着 First Step、Second Step、Third Step、Fourth Step。
这页就是研究流程图,建议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讲:
- 准备阶段:文献检索、需求调研、问题定义;
- 方案设计阶段:提出模型/系统架构、设计问卷或实验;
- 实施阶段:数据采集、系统开发、实验验证;
- 分析与修正阶段:数据分析、结果对比、改进方案。
专业词解释:
- 研究流程:简单理解就是“从一开始想到最后写出来,中间都做了哪些步骤”。
- 实验设计:指你如何安排实验或调查,例如样本数量、分组方法、实验条件等。
五、后续模块(未在图中但在目录中出现)
目录里还有两个部分:
- 遗留问题探讨
- 论文归纳总结
你可以延续前面的版式,自行补充:
- 遗留问题探讨:说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、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。
- 论文归纳总结:用 3–4 条 bullet 总结核心结论,再强调一次论文贡献和应用价值。
六、整体串讲建议
最后,把整套 PPT 串成一句话的主线:
“首先交代研究背景和意义,用数据和文献说明这个题目为什么重要; 接着介绍整个研究过程,包括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; 随后讨论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; 最后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总结,并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。”
你只要把自己的题目、数据和方法填进这些版式,再按上面的逻辑准备好每页 2–3 句讲解,就能做出一份结构清晰、条理分明的答辩汇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