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洋主题教育通用模板”
卡通风格 1 min read

“海洋主题教育通用模板”

Blog Author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
这套 PPT 是一份“海洋主题教育通用模板”。 画面主色是蓝绿渐变的海水和卡通鲸鱼、海豚、鱼群等元素,整体氛围轻松、有趣,很适合:

  • 小学科学课 / 主题班会(如“走近海洋”“保护海洋”);
  • 海洋环保宣传、研学活动说明等。

核心目的可以概括为:

用海洋故事做载体,把知识讲解、过程说明、要点归纳、总结提升串成一条清晰的“海洋探险线”。


二、按模块/页面逐块讲解

1. 开场与目录(第 1–2 页)

  • 第 1 页:封面

  • 大标题“海洋主题教育通用PPT模板”,下方是翻滚的海浪和跃出水面的鲸鱼。

  • 作用:营造“走进海洋世界”的氛围,同时展示主讲人、时间、学校等信息(可以在下方补充)。

  • 第 2 页:目录页

  • 上方写“目录”,下面用 1、2、3、4 四个编号列出章节。

  • 你可以按主题自定义,例如:

    1. 认识海洋环境
    2. 常见海洋生物
    3. 海洋资源与人类
    4. 保护海洋行动
    5. 这页相当于“航海地图”,告诉学生接下来会经历哪四段“航程”。

2. 第一部分:章节引入与单一知识点(第 3–4 页)

  • 第 3 页:第一章节封面

  • 显示数字“1”,背景是大海和鲸鱼。

  • 适合作为“第一部分:XXX”的过渡页,让学生知道新内容即将开始。

  • 第 4 页:单个主题+分点说明

  • 左侧是一只蓝色鲸鱼,右侧是多段文字。

  • 用法建议:

    • 把鲸鱼作为这一小节的“主角”,标题写成“海洋有多广阔”“鲸鱼的秘密”等;
    • 右侧逐条介绍一个知识点的 定义、特点、例子、拓展
    • 版式逻辑:一个核心主题 + 若干解释条目

3. 海洋“航线”和并列知识点(第 5–6 页)

  • 第 5 页:曲线航线图

  • 页面中间是一条弯曲的虚线,像船在海里航行的轨迹,两端配有鱼。

  • 很适合表达:

    • 时间顺序:例如“从远古海洋 → 现代海洋”的发展;
    • 学习流程:如“提出问题 → 查找资料 → 实验观察 → 得出结论”。
    • 逻辑:强调“从 A 走到 B”的过程,是一条“学习旅程线”。
  • 第 6 页:并列要点列表

  • 左侧是海草,右侧排着 3–4 个带数字的小图标。

  • 可以按“要点 1、要点 2、要点 3 ……”列出:

    • 海洋的三个层次(表层、中层、深海);
    • 三种典型海洋环境(珊瑚礁、深海、极地海域)。
    • 逻辑:多条平行小结,适合做“知识归纳”。

4. 第二部分:进阶内容与案例(第 7–10 页)

  • 第 7 页:第二章节封面

  • 数字“2”居中,同样是鲸鱼和海浪背景。

  • 用来引出第二大块,比如“海洋生物大揭秘”。

  • 第 8 页:左右对照式说明

  • 左右两只海豚,中间可以放两个按钮式标题。

  • 用法示例:

    • 左侧说明“海豚的外形特点”,右侧说明“海豚的生活习性”;
    • 或对比“海豚”和“鲸鱼”在体型、食物、呼吸方式上的不同。
    • 强调的是两个对象的比较或两个方面的对照
  • 第 9 页:多种生物分类图

  • 页面上有多种海洋动物小图标(海星、螃蟹、鱼等),旁边是文字说明。

  • 适合用来:

    • 按分类介绍“软体动物、甲壳类、鱼类、哺乳类”等;
    • 或列举“我们今天会认识的 6 种海洋生物”。
    • 逻辑:一组并列概念,利于学生横向对比记忆。
  • 第 10 页:鲸鱼对话框说明

  • 中间是一个卡通鲸鱼的大对话框,左边是鲸鱼,右边是文字内容。

  • 可以设计成“小问号鲸鱼来提问”:

    • 中间写问题或总结语,如“为什么说塑料对海洋危害很大?”;
    • 右侧分点给出解释或引导学生讨论。
    • 这种形式有“互动感”,适合提出关键问题或课堂思考题

5. 第三部分:总结提升与拓展(第 11–12 页)

  • 第 11 页:第三章节封面

  • 数字“3”,继续海浪+鲸鱼背景。

  • 你可以把这部分定位为“海洋保护行动 / 课堂小结”。

  • 第 12 页:地球与海洋总结图

  • 右侧是一只地球仪,上面是蓝色海洋;左侧是 4 个编号条目。

  • 非常适合做全课总结或行动倡议

    1. 我们学到了哪些关于海洋的知识;
    2. 海洋面临哪些主要威胁(污染、过度捕捞等);
    3. 个人可以做什么(少用一次性塑料、不乱丢垃圾等);
    4. 未来还想继续探索哪些海洋问题。
    5. 逻辑:从“知识回顾”走向“态度与行动”,完成整堂课的收尾。

三、专业形态与逻辑关系,用简单话解释

  1. 章节封面页(3、7、11)

  2. 就像一本书里的“大标题页”,告诉学生“我们翻到新的一章了”。

  3. 好处是让结构更清楚,注意力重新集中。

  4. 流程线/航线图(5 页)

  5. 用弯曲的线表示“事情是一步一步发生的”,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先后顺序。

  6. 并列要点图(6、8、9 页)

  7. 多个小图标并排出现,说明“这些内容同样重要,是同一层级的知识点”。

  8. 问题/对话框(10 页)

  9. 用卡通对话框把问题显形,方便老师设置“思考—讨论—回答”的互动环节。

  10. 总结与行动(12 页)

  11. 地球仪把视角拉回“地球整体”,帮助学生把零散知识连成一个大观念:

    海洋不只是课本里的知识,它和整颗地球、和每个人的生活都紧密相关。


四、如何串成一条完整“故事线”

如果你用这套模板来讲一节海洋主题课,可以按下面的流程来组织讲解:

  1. 封面 + 目录:告诉学生今天要“出海探险”,会依次认识海洋、动物、资源与保护。
  2. 第一部分

  3. 通过鲸鱼主题和航线图,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环境特点。

  4. 第二部分

  5. 用海豚对比、多种生物图,让学生认识“谁生活在海洋里”,理解物种多样性。

  6. 第三部分

  7. 用问答鲸鱼提出问题:海洋正遇到什么麻烦?

  8. 最后在地球仪页面上提出“我们能做什么”,引导学生形成环保行动意识。

这样讲下来,孩子们既看到可爱的海洋画面,又能顺着清晰的结构掌握知识和价值观,整套课既有趣又有逻辑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,这套 PPT 是一份“海洋主题教育通用模板”。 画面主色是蓝绿渐变的海水和卡通鲸鱼、海豚、鱼群等元素,整体氛围轻松、有趣,很适合: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8.4 MB
PPT特点:卡通风格、总结与计划
PPT页数:20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