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端点缓冲区操作 - 页码199
NVMe-MI 1 min read

管理端点缓冲区操作 - 页码199

Blog Author

你现在正在阅读 NVMe-MI 2.0 规范附录 C 的内容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,它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 NVMe-MI 消息的实际结构和传输方式,特别是使用 2-Wire(SMBus/I²C)绑定和 MCTP 协议 的完整过程。

下面我将从结构、流程、字段解释三方面,深入讲解和拆解示例 1,帮助你真正理解这些数据包是如何构建、传输、校验的,以及它们和主规范中命令定义的关系。


✅ 一、场景设定:前提假设

官方列出的环境假设包括以下几点,这对后续分析理解数据格式很关键

参数 说明
管理端地址(2-Wire) 20h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(BMC)
目标设备地址(2-Wire) 3Ah NVMe 存储设备中的 Management Endpoint
MCTP Endpoint ID 0 使用 2-Wire 通信,仅逻辑标识;不使用 MCTP 路由
MCTP 单次传输最大字节数 64 字节 超过 64 字节的消息会拆分成多个 MCTP 包
温度 30 °C 用于后续的 SMART 示例
Controller ID 1 用于 Identify 指定控制器
Serial Number AZ123456 NVMe 设备的序列号,用于校验响应结果

✅ 二、示例目标:向 NVMe-MI 管理端发送 Identify 命令,只读取 Serial Number 字节

🎯 命令目标:

  • 发送 Identify Controller 命令(Opcode = 06h
  • 只读取返回结构中的 序列号字段(Serial Number)
  • 在 Identify Controller 数据结构中,偏移量 04h ~ 23h(共 20 字节)

✅ 三、结构拆解:请求消息结构(跨越两个 MCTP 包)

每个 MCTP over SMBus 消息,遵循如下分层结构:

[SMBus Transport Binding Header (橙色)]    每包都存在(前4字节 + 1字节 PEC
[   MCTP Base Header (字节 4~7)      ]    每包都存在
[   NVMe-MI Message Header (蓝色)    ]    仅首包出现
[   NVMe-MI Payload (NVMe Admin Cmd)]    主体部分
[   MIC 校验值(绿色)              ]    最后一包中添加

✅ 四、关键字段说明(按层分解)

🔸【NVMe-MI Message Header(蓝色)】

  • Message Type (NMIMT):指明是 NVMe Admin 命令(即使用 06h Opcode)
  • MCTP Sequence Number:两个包,依次编号为 0、1
  • MIC:Message Integrity Check,跨两个包 payload 校验而得,不包含橙色或绿色字段本身

🔸【NVMe Admin Command Payload】

以下字段基于 NVM Express Base Spec 中的 Identify 命令 定义:

字段 含义
Opcode 06h Identify 命令
CID 任意 Command ID
CNS 01h Controller结构体
CNTID 0001h Controller ID = 1
Data Offset 00000004h 从 offset 4 开始读取(跳过0-3字节)
Data Length 00000014h 读取 20 字节(刚好覆盖 Serial Number)

⚠️ 注意:虽然命令总大小超过 64 字节,但请求的数据量很小,仅设置返回数据的 offset 和长度


✅ 五、注意事项总结

项目 内容
✅ MIC 校验 跨两个包的 payload 共同计算(跳过 SMBus header & PEC)
✅ PEC 校验 每个包单独计算 PEC(Packet Error Code)
✅ NVMe-MI header 仅在 首包中存在
✅ NVMe Payload 是标准 Admin Command 格式(与 NVMe Base Spec 完全一致)
✅ Offset & Length 指定从 Identify Controller Response 的哪个字段读取、读取多少

🧠 实际开发/调试建议

如果你要在实际中复现或测试这条命令流程,可以:

  1. 按顺序构造两个 I²C block write 消息
  2. 校验每包的 PEC
  3. 拼接两个包后验证 MIC
  4. 与规范中的 Identify Controller 数据结构做字段映射,确认 offset 正确;
  5. 对响应中的数据做解析,验证是否正确返回序列号 AZ123456

✅ 下一步建议

如果你想继续深入这一节,我可以:

  • ✅ 帮你 画出完整的两包数据结构图
  • ✅ 帮你 还原真实的 I²C 抓包格式
  • ✅ 编写一个 Python 模拟器,用来构造并验证这些 MCTP/NVMe-MI 包;
  • ✅ 结合 响应消息(Example 2),对照展示序列号读取成功的全过程。

你只需告诉我:继续解析响应?动手编码模拟?画图说明?——我马上为你处理 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