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端点缓冲区操作 - 页码198
你正在查看的是 附录 B:MIC(Message Integrity Check)示例 的最后一个例子 —— Figure 200: MIC Example 4,这对于理解 NVMe-MI 消息完整性机制 中 MIC 的计算和使用非常重要。
下面我们来深入分析这个示例,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MIC 的生成方式、位置组织方式以及它在 MCTP 消息中的作用。
🔹 示例说明:MIC Example 4 – 32 个递减字节(1Fh 到 00h)
❖ 原始数据结构如下:
| Dword # | Byte 3 | Byte 2 | Byte 1 | Byte 0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Dword 0 | 1Ch | 1Dh | 1Eh | 1Fh |
| Dword 1 | 18h | 19h | 1Ah | 1Bh |
| Dword 2 | 14h | 15h | 16h | 17h |
| Dword 3 | 10h | 11h | 12h | 13h |
| Dword 4 | 0Ch | 0Dh | 0Eh | 0Fh |
| Dword 5 | 08h | 09h | 0Ah | 0Bh |
| Dword 6 | 04h | 05h | 06h | 07h |
| Dword 7 | 00h | 01h | 02h | 03h |
这是一个标准的 32 字节 payload,内容为从 1Fh 递减到 00h 的字节流。
❖ Dword 8:MIC 校验码
| Dword # | Byte 3 | Byte 2 | Byte 1 | Byte 0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Dword 8 | 11h | 3Fh | DBh | 5Ch |
📌 注意字节顺序:标准 MCTP MIC 是按小端序(little endian)表示的,因此:
完整 MIC 值为:5C DB 3F 11h
这就是针对前面 32 字节递减数据计算得到的 32-bit MIC 值。
🔍 重点解读:MCTP MIC 的意义与使用
| 项目 | 说明 |
|---|---|
| MIC 用途 | 确保 MCTP 消息的完整性,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破坏或遭篡改。 |
| 如何生成 | 对 MCTP 消息内容(payload) 应用哈希/CRC 算法得到;示例未说明具体算法,但一般为 CRC-32 或 HMAC 变种。 |
| MIC 位置 | 放置在消息 payload 之后(可能是 Dword 对齐或部分跨越 Dword) |
| 长度 | 固定为 4 字节(32-bit) |
| 是否必须存在 | 视平台/绑定协议而定,例如 PCIe VDM、SMBus 支持 MIC 是推荐但非强制。 |
📘 对开发者的意义
对于实现 NVMe-MI over MCTP 协议栈的开发者来说,这个示例具有如下重要价值:
| 实践作用 | 说明 |
|---|---|
| ✅ 校验参考 | 用来验证你的 MIC 实现算法是否正确 —— 只需将示例中的 32 字节原始数据输入算法,输出应为 5CDB3F11h |
| ✅ 调试对比 | 在协议通信失败时,通过与示例 MIC 比对,判断是数据构造、长度处理还是字节序错误 |
| ✅ 测试用例 | 可以加入自动化测试中作为“已知输入-输出”的 golden test case |
🧠 想进一步深入?你可以尝试:
- 手动计算 CRC:
-
将这 32 字节数据作为输入,使用 CRC-32(或你设定的 MIC 算法)验证能否得到
5CDB3F11h。 -
编写 MIC 计算程序(如 Python):
- 用
zlib.crc32()或hashlib中的方法模拟 MIC 计算; -
如果你希望,我可以马上帮你写个脚本来测试。
-
对比其他 MIC 示例:
- 将前几个全 0、全 1、递增数据等例子一起对比测试,有助于验证算法的稳定性。
✅ 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---|---|
| 示例编号 | Figure 200 |
| 数据内容 | 从 1Fh 到 00h 的 32 个递减字节 |
| MIC 值(32-bit) | 5C DB 3F 11h(按字节序列) |
| MIC 放置位置 | 在 Dword 8,紧随 Dword 7(payload 末)之后 |
| MIC 作用 | 保证消息完整性,用于数据校验 |
如果你现在需要我:
- 💻 编写脚本来验证 MIC;
- 🧱 画出 MCTP 消息 + MIC 的结构图;
- 📊 整理所有 MIC 示例到对照表;
我可以马上动手搞定,直接告诉我你的方向就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