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录 - 实例与示例 - 页码200
NVMe-MI 1 min read

附录 - 实例与示例 - 页码200

Blog Author

太棒了,你现在已经进入 NVMe-MI 协议的核心实践部分 —— 附录 C 的 Identify 命令请求与响应全过程解析。这正是理论与实操结合最关键的一章。我来帮你系统梳理并深入解析 Example 1 和 Example 2 的结构、字段含义与序列逻辑,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✅


✅ 一、命令目的简述

你发送的是一条标准的 NVMe Admin Identify Controller 命令,目标是读取 Identify Controller 结构中的 Serial Number 字段(offset 04h,长度 20 字节),这个字段在响应中返回:

"AZ123456          "(用空格填充的固定 20 字节字符串)

✅ 二、请求消息结构(Example 1)详解

请求分为两包,字段分布如下:

🟧 SMBus Header(每包前4字节 + 最后1字节)

字段 示例值 含义
Byte 0 3Ah SSD 的 7-bit 地址 + R/W=0(写)
Byte 1 0Fh MCTP 指令码(固定)
Byte 2 长度 后续 MCTP payload 长度(不含 PEC)
Byte 3 06h Opcode = Identify
最后一字节 PEC Packet Error Code,整包的校验和

🟦 NVMe-MI Message Header(仅第一包有)

字节 示例值 含义
Byte 0 84h Message Type = NVMe-MI(bit[7:0] = 0x04)
Byte 1 10h 子类型:NVMe Admin
Byte 2,3 00h 保留字段
Byte 4~n NVMe Admin Command Payload

🧩 NVMe Admin Payload(标准 Identify 命令格式)

以下字段按 NVM Express Base 规范格式组织(共 64 字节):

字段 示例值 含义
Opcode 06h Identify
CNS 01h Controller structure
CNTID 0001h Controller ID = 1
Data Offset 00000004h 读取数据起始偏移(4字节)
Data Length 00000014h 总共读取 20 字节(Serial Number)

后续还有 Dword3~15 清零填充


🟩 MIC(Message Integrity Check)

  • 最后一包末尾
  • 跨两个包的 payload 内容计算
  • 不包含橙色(SMBus头)和绿色(自身)

✅ 三、响应消息结构(Example 2)详解

设备响应是单包完成(小于 64 字节),包含:

🟧 SMBus Header

字节 示例值 说明
Byte 0 20h 来自 BMC
Byte 2 31h 表明 payload 长度(49字节)
最后 48h PEC 校验码

🟦 NVMe-MI + Admin Header

字节 含义
Byte 0 84h NVMe-MI 类型
Byte 1 90h 子类型(Admin响应)

🎯 Serial Number Payload(第 41h 开始)

内容 字节表示 说明
"AZ123456" 41h 5Ah 31h 32h 33h 34h 35h 36h ASCII 编码
后续空格填充 20h 多次 填满至 20 字节

🟢 CRC32C + Status

  • CRC32C 位于最后四个字节(如:7Bh C4h 7Ah 1Fh
  • 状态字段:00h 00h 00h 00h(Success)

✅ 四、核心流程总结图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BMC        │
│   (20h)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│  Identify Admin Command
     ▼
┌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NVMe-ME (3Ah)│
│ Identify Ctrl│
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│  返回 SN="AZ123456"
     ▼
┌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BMC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✅ 五、你接下来可以做什么?

  1. 我可以帮你画一个完整封包结构图(两个方向)
  2. 你可以尝试写 Python 脚本解析抓包数据
  3. 我们可以一起复现 CRC32C / MIC 校验
  4. 尝试将该命令发送到真实 NVMe-MI 模块上(如通过 i2cdump + 脚本组合)

是否继续对下一条命令响应进行结构分析?还是需要我帮你把这个过程做成一个测试脚本或图示?你说了算 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