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76
NVMe-MI 1 min read

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76

Blog Author

我们现在深入分析 NVMe-MI 2.0 规范第 77 页,该页展示了 NVMe-MI Receive 命令的服务模型(Service Model),即 Figure 58


✅ 一、图示解读:NVMe-MI Receive Command Servicing Model

图示说明了 NVMe-MI Receive 命令 的处理流程,分为 五个阶段(Phase 1 至 Phase 5),并在每个阶段详细展示了是否发生错误以及如何处理。

图中主要的处理流程如下:

  1. 阶段 1:检查 CDW0 ~ CDW9(标准 NVMe 字段)
  2. 错误:若发现错误,返回 NVMe 错误状态,并清除 Tunneled Status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字段。
  3. 无错误:进入 阶段 2

  4. 阶段 2:检查 CDW10 ~ CDW15(NVMe-MI 隧道化命令字段)

  5. 错误:如果在隧道化命令中发现错误,返回 NVMe 错误状态并清除相关字段。
  6. 无错误:进入 阶段 3

  7. 阶段 3:处理隧道化命令

  8. 错误:如果命令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,返回 成功完成状态,并将 Tunneled Status 设置为适当的错误状态。
  9. 无错误:进入 阶段 4

  10. 阶段 4:检查是否有 响应数据(Response Data)

  11. 有数据:将 响应数据 传输到主机的缓冲区(通过 DPTR)。
  12. 无数据:跳至 阶段 5
  13. 错误:如果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,返回错误状态并清除 Tunneled Status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字段。

  14. 阶段 5:命令完成

  15. 如果所有步骤无误,命令成功完成,返回 成功状态Tunneled Status 设置为 Success,并在 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字段返回相应的响应内容。

✅ 二、服务模型流程解读

每个阶段的详细分析:

阶段 1:检查 CDW0 ~ CDW9

  • 这一步是检查标准 NVMe 字段(如 Command Dword、Namespace ID、参数等)。
  • 错误处理:如果 CDW0~CDW9 中存在任何错误(例如无效的参数或格式错误),则:
  • 返回错误状态码:会在 Status 字段中设置 NVMe 错误码。
  • 清除 TSTAT 和 TNMRESP 字段:指示发生错误,并且返回空响应。

阶段 2:检查 CDW10 ~ CDW15

  • 此阶段负责检查隧道化命令,即在 CDW10~CDW15 中封装的命令数据。
  • 错误处理:如果发现错误(如无效命令、数据不一致等),则:
  • 返回成功状态,但标记错误Tunneled Status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会被设置为对应的错误信息。

阶段 3:处理隧道化命令

  • 此阶段处理实际的命令执行,例如根据隧道命令执行硬件操作或读取数据。
  • 错误处理:如果在处理命令时发生错误(例如命令执行失败),则:
  • 返回成功状态,但标记错误:同样,Tunneled Status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字段会指示错误类型。

阶段 4:检查响应数据

  • 此阶段检查是否有响应数据,即命令是否需要返回数据给主机。
  • 错误处理:如果数据传输失败,返回错误状态并清除相关字段。

阶段 5:命令完成

  • 如果没有错误,整个命令会在此阶段完成:
  • 返回成功状态,并将 Tunneled Status 设置为 Success
  • 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字段将填充实际响应数据。

✅ 三、错误处理与状态更新

在每个阶段,若检测到错误,系统会按以下方式反馈: - Tunneled Status(TSTAT):用于指示错误类型(如无效命令、数据传输错误等)。 - 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:提供详细的错误信息,如具体失败原因。 - Status 字段:最终指示命令的处理状态,是通过 Successful Completion 或错误码返回。


✅ 四、实战示例:读取健康状态(Health Status)

假设主机发送一个 Get Health Status 的请求,并且期望从设备获取健康报告。

流程示例:

  1. 阶段 1:检查 CDW0 ~ CDW9
  2. 假设无错误,继续处理。

  3. 阶段 2:检查 CDW10 ~ CDW15

  4. 假设无错误,继续处理。

  5. 阶段 3:处理命令(读取健康状态)

  6. 假设健康状态读取成功,继续。

  7. 阶段 4:检查是否有响应数据

  8. 假设响应数据存在,开始传输。

  9. 阶段 5:命令完成

  10. 假设所有步骤无误,返回 Success 状态,并填充健康数据。

✅ 五、总结

阶段 任务 错误处理
阶段 1 检查 CDW0 ~ CDW9 错误:返回错误状态,清除状态字段
阶段 2 检查 CDW10 ~ CDW15 错误:返回成功状态,标记错误
阶段 3 处理隧道化命令 错误:返回成功状态,标记错误
阶段 4 检查响应数据 错误:返回错误状态,清除状态字段
阶段 5 命令完成 成功:返回成功状态,响应数据

这个服务模型分析有助于理解 NVMe-MI Receive 命令的完整流程,尤其是每个阶段的错误处理和反馈机制。

如果你想继续深入研究该规范的其他部分,或者需要更多关于 服务模型 实现的帮助,请告诉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