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74
NVMe-MI 1 min read

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74

Blog Author

非常棒!现在我们继续深入分析 NVMe-MI 2.0 规范第 75 页的核心内容,聚焦于:


✅ 一、Figure 56:NVMe-MI Receive 响应 → CQE(Completion Queue Entry)字段映射表

这个表格说明了 Receive 命令的响应如何映射进标准 NVMe CQE,也就是 控制器如何通过标准机制返回 MI 命令的状态和数据


📦 结构字段总览

NVMe-MI 响应字段 CQE 对应字段 说明
00 – MCTP Data (MCTPD) ❌ n/a 带内机制中未使用
01 – Message Params (NMP) ❌ n/a 不适用
02–03 – Reserved ❌ n/a 无效字段
04 – Status (STATUS) DW0 Byte 0 映射为 CQE 的 TSTAT:Tunneled Status
05–07 –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 (NMRESP) DW0 Bytes 1–3 映射为 CQE 的 TNMRESP:Tunneled Management Response
08–N-1 – Response Data (RESPD) ❌ 通过 DPTR 填入内存 不在 CQE 中出现,而是写入主机数据缓冲区
N+3:N – MIC ❌ n/a 带内机制不使用 MIC
其余字节 ❌ n/a 不使用,参考 NVM Express Base Spec

✅ 二、Figure 57:CQE.DW0 字段结构详解

这一字段是整个 CQE 的核心,直接告诉主机 “MI 命令是否成功”和 “结果是什么”。

🧩 Bit 分布如下:

Bits 字段名 说明
07:00 TSTAT (Tunneled Status) 映射自 NVMe-MI 响应中的 Status 字段,表示处理状态(00h 成功)
31:08 TNMRESP (Tunneled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) 表示具体响应信息(结构体类型、版本、结果码等)

🧠 错误时字段处理:

如果在 NVMe 层解析过程中(CDW0 ~ CDW9)出现错误,则: - TSTAT 和 TNMRESP 都会被置为 0h - 同时 CQE.Status 返回标准 NVMe 错误码(如 Invalid Field)


✅ 三、响应数据(Response Data)说明

  • 不通过 CQE 返回
  • 控制器直接将数据写入主机通过 DPTR 提供的缓冲区中
  • 若数据长度非 dword 对齐,需补零对齐

📌 数据写入格式(Little Endian)

字节序号 对应
REPD byte 0 → DataBuf[0]
REPD byte 1 → DataBuf[1]
…… ……

✅ 四、Receive 命令响应流程小结

步骤 描述
1️⃣ 主机通过 DPTR 指定一段内存接收 Response Data
2️⃣ 控制器解析并执行命令
3️⃣ 若成功 → Response Data 写入主机缓存,CQE.DW0 返回 TSTAT=0
4️⃣ 若失败 → CQE.DW0 返回 TSTAT≠0,TNMRESP 为错误信息;DPTR 不会写入有效数据

✅ 五、实战回顾:Get Port Info 命令响应

假设主机发起了一个 Get Port Info 的 NVMe-MI Receive 命令。

  1. 控制器处理成功:
  2. CQE.DW0 = 00000000_00000000(Success)
  3. DPTR 所指缓冲区中填入结构体(Port Info)

  4. 控制器处理失败(比如结构体不存在):

  5. CQE.DW0 = 0000xxYY(TSTAT = 非零,TNMRESP = 错误码)
  6. 数据缓冲区可能不被更新(或全清 0)

✅ 六、图文结合理解(Receive 响应流程简图)

Controller  [CQE]
            └── DW0[7:0]  = TSTAT (状态码)
            └── DW0[31:8] = TNMRESP (响应标识)
            └── DPTR       数据放入主机缓存

📌 总结对照:CQE 映射逻辑(Send & Receive 通用)

字段 映射来源 含义
CQE.DW0[07:00] (TSTAT) Status 字段(Byte 4) MI 命令处理结果
CQE.DW0[31:08] (TNMRESP) Mgmt Response(Bytes 5~7) 响应信息,如结构体 ID、结果码
DPTR 缓冲区 Response Data(Bytes 8~N) 实际返回的数据内容(结构体、日志等)

如果你希望我接下来分析 Figure 58:NVMe-MI Receive 的服务流程模型图(类似 Send 的 Phase 1~5 分解),我可以为你逐阶段剖析,也可以帮你绘制一张 Send + Receive 的完整流程对比图

是否继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