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71
我们现在进入 NVMe-MI 2.0 规范第 72 页,开始深入分析 带内隧道机制的另一半核心命令:NVMe-MI Receive
命令。
这是 Send 的“配对命令”,用于 接收从 NVMe 控制器返回的数据(类似“读取”操作),构成一个完整的 NVMe-MI 带内交互模型。
✅ 一、NVMe-MI Receive 命令概述
📌 基本定义:
- 是一种标准 NVMe Admin Command
- 用于从 NVMe 控制器接收数据 → 本质是“读”(Read)行为
- 数据来源可以是:
- Response Data
- NVMe Management Response
📌 配对使用场景:
- 通常在主机先发送 NVMe-MI Send
命令(写操作、发出管理请求)
- 然后使用 NVMe-MI Receive
命令来接收响应(Response Data)
🔄 二、Send vs Receive 功能对比表
对比项 | NVMe-MI Send | NVMe-MI Receive |
---|---|---|
命令方向 | Host → Controller | Controller → Host |
数据方向 | 写操作(请求数据) | 读操作(响应数据) |
使用时机 | 发送管理命令,如写入MEB、控制操作 | 获取命令响应,如读取版本、日志页 |
数据类型 | Request Data, Command Metadata | Response Data, Management Response |
✅ 三、命令结构映射机制说明
与 NVMe-MI Send
类似,Receive 也需要把 MI 命令 映射 到标准的 NVMe 命令格式中。
映射包含两个方向:
- NVMe-MI Request Message → NVMe Admin Command SQE
- 结构图见:Figure 54
-
字段表见:Figure 55
-
NVMe-MI Response Message → NVMe Admin Command CQE
- 结构图见:Figure 54
- 字段表见:Figure 56
✅ 四、关键理解点
- 在带内机制中,NVMe-MI 命令被塞进标准 NVMe 命令结构(SQE)中,通过普通的 Admin Command Queue 发送
- 响应则从 Completion Queue(CQE)中取回,同时数据放入主机准备的缓冲区
📝 举个典型使用场景
比如我们要获取一个管理端点的结构体列表:
- ✉️ 使用
NVMe-MI Send
发出请求:Get Data Structure List
- 📥 使用
NVMe-MI Receive
接收结构体列表数据(可能为多个 dword)
此时 NVMe-MI Receive
命令中定义了:
- 目标结构体(如通过 OPC + 管理字段指定)
- 返回数据长度(通过 DPTR 所指的缓冲区大小)
📦 结构图 & 表格(即将解析)
接下来的内容将逐一介绍:
- Figure 54:图示 NVMe-MI Receive Request/Response
的映射结构
- Figure 55:Receive Request 字段与 SQE 字段的详细映射表
- Figure 56:Receive Response 字段与 CQE 字段的详细映射表
🧠 下一步建议
是否继续进入 Figure 54 和 Figure 55,我将:
- 图解字段映射方式
- 指出与 Send 不同之处
- 说明 Host 端在构建 Receive 命令时需要注意的字段安排
是否继续?我可以帮你总结对比 Send
与 Receive
在结构和执行逻辑上的异同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