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65
NVMe-MI 1 min read

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65

Blog Author

我们继续深入分析 NVMe-MI 2.0 规范第 66 页内容,该页正式进入了 In-Band Tunneling(带内隧道)机制的命令实现,重点是:

  • NVMe-MI Send 命令
  • 以及它与 NVMe Admin Command Submission Queue Entry(SQE) 的映射关系

✅ 一、NVMe-MI Send 命令:核心概念

NVMe-MI Send 是一个标准的 NVMe Admin Command,作用类似于“写操作”:

  • 将一个 NVMe-MI 命令隧道(tunneling)方式 封装进 NVMe Admin Command 的数据部分
  • 通过正常 NVMe 队列提交,送达给目标 NVMe 控制器
  • 控制器解析并执行对应的 NVMe-MI 操作,例如复位、获取端口状态、写数据到 MEB 等

📌 作用范围与目标:

  • 适用于以下几类数据/操作:
  • Request Data 字段:作为 NVMe-MI 命令体数据部分
  • NVMe Management Dword 0 & 1 字段:用于传递控制信息
  • 最终目的可能是:
  • 发起控制命令(如 Reset)
  • 传输数据至控制器端(如写入 MEB)

🔁 映射机制说明

为实现“隧道传输”,NVMe-MI 请求消息需映射到 NVMe Submission Queue Entry(SQE),如下图所示(参考 Figure 48):


✅ 二、映射图解说明(Figure 48)

图中分为两层结构:

  1. 上方结构:NVMe-MI Request Message 格式
  2. 下方结构:NVMe Admin Command 格式(SQE)

🎯 对应关系举例(关键字段):

NVMe-MI 字段 映射到 SQE 字段 说明
Message Header 位于数据缓冲区起始 包括类型、IC 校验等字段
Opcode(CPO) CDW10(Command Dword 10) 指示要执行的具体命令
Management Dword 0 CDW11 控制命令附加参数
Management Dword 1 CDW12 控制命令附加参数
Request Data Data Buffer 区域 可选,用于传输附加数据(如写入 MEB 内容)

🧾 附加说明:

  • Command Dword 0 (CDW0)NSIDMPTR/DPTR(元数据/数据指针) 仍存在,但在 NVMe-MI 上不一定有直接意义
  • Data Buffer:用于存放实际数据(如 NVMe-MI Request Message 的 payload)

示例对比:

📤 发送一个 MEB Write 命令(写入管理端点缓冲区)

NVMe-MI 请求内容 映射到 SQE
Message Type = Command Data Buffer 起始位置
Opcode = MEB Write CDW10
Offset + Length CDW11 + CDW12
写入内容 Data Buffer 位置后续区域

📝 小结:NVMe-MI Send 的核心结构

组成 来源 说明
NVMe Admin Command NVMe Base Spec Host 用于向控制器发起请求
封装的 NVMe-MI 请求消息 本规范定义 包含请求头、命令字、数据字段等
作用 NVMe Controller 内部解析 执行对应的管理操作或数据写入

✅ 下一步内容预告

  • Figure 49:会将上述图示的映射关系以表格形式展现,更清晰列出各字段与偏移
  • Figure 50 & 51:将介绍 NVMe-MI Response Message 与 Completion Queue Entry(CQE) 的映射方式,也就是 NVMe-MI Receive 命令的返回机制

📌 总结重点

模块 要点
NVMe-MI Send 命令 是 Admin 命令的一种扩展,用于封装并传输 NVMe-MI 命令(“写入”方向)
封装位置 Message Header、Opcode、Request Dword、Request Data → 都映射进 SQE
实现意义 使得在不支持 MCTP 的系统中,仍可通过标准 NVMe 队列实现管理功能
场景举例 写入 MEB、发送 Reset、配置端口属性等

是否继续分析 Figure 49:字段映射表格,或进入 NVMe-MI Receive 命令的接收结构与响应映射机制?这两者将完成带内隧道的整体通信链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