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60
NVMe-MI 1 min read

第4章 消息服务模型与控制原语 - 页码60

Blog Author

我们继续深入分析 NVMe-MI 2.0 规范第 61 页内容,该页主要涉及两个关键内容:

  1. Get State 控制原语的响应格式(Figure 45)
  2. Replay 控制原语(Replay Control Primitive)机制详解

Replay 是 NVMe-MI 中实现响应重传的重要机制,在应对链路丢包、控制器重同步等场景中具有核心意义。


✅ 1. Get State 控制原语成功响应格式(Figure 45)

🧾 响应字段(CPSR)

字节范围 字段 描述
07:06 Control Primitive Specific Response (CPSR) 直接返回 管理端点状态结构体 的内容(即 Figure 43 中的数据)

📌 特点:

  • 响应的 CPSR 字段 就是完整的 Management Endpoint 状态快照
  • 如果请求中设置了 CESF=1,则在 返回状态的同时清除错误标志位(Bits 14:03)
  • 有助于管理控制器实时监控端点运行状态并清理旧错误标志

✅ 2. Replay Control Primitive(响应重播机制)

🔧 功能目标:

Replay 控制原语 用于要求管理端点 重新传输 最近已完成的 命令消息的响应(Response Message),从头或指定偏移处开始。

Replay 可确保: - 管理控制器在丢包后 无需重新执行命令, - 仅需请求 重新传输响应数据,节省总线、减少副作用。


📦 工作机制详解:

▶️ 处理流程:

  1. 管理端点收到 Replay 控制原语
  2. 返回一个 状态为 Success 的响应消息
  3. Pause Flag 清除为 0
  4. 启动 Replay 响应消息的传输

▶️ 关于 Replay 的限制和行为:

描述
控制原语和 AEMs 不支持 Replay 只有 命令消息(Command Messages) 的响应可以被 Replay
同一命令插槽中 Replay 有序 相同插槽中重播的数据包按顺序发送,但两个不同插槽之间无排序要求,可能交叉传输
Replay 响应重新构建 MCTP 消息 从指定的 Response Replay Offset 开始重新组装响应消息,包含原始 MIC
第一个包 SOM = 1 即便不是从 offset 0 开始 Replay,首包也需置 SOM 位,且包含原始消息头(Message Header)
Msg tag 设置 所有 Replay 响应数据包使用与请求中相同的 Msg Tag
MIC 校验保持不变 完整响应中的 MIC 不变,仍基于原始数据验证完整性

🧠 高级行为支持:Partial Response + Replay 拼接

若控制器具备高级错误恢复能力,可:

  1. 接收前半段响应并发现某包错误(如 CRC 错)
  2. 控制器中止消息重组,但保存已正确接收的部分
  3. 发起 Replay,从出错位置之后的 offset 开始获取剩余部分
  4. 在 NVMe-MI 层合并两个段 → 校验 MIC

这允许控制器容忍单包错误而非丢弃整条响应,提高协议鲁棒性。

🧩 注意:

  • 使用非 0 Offset Replay 需要控制器扩展 MCTP 层功能,标准 MCTP 实现只支持 offset = 0。
  • 标准 MCTP 要求遇到某些错误(如数据完整性校验失败)时立刻终止组包。

✅ Replay 请求的 CPSP 格式(预告)

下一页(Figure 46)将说明 Replay 控制原语中 CPSP 字段的结构,包括 Replay Offset


🧷 总结回顾

项目 描述
Get State 响应 返回当前管理端点状态结构(包括暂停、错误、插槽状态)
Replay 功能 允许控制器要求端点重发最近命令响应,可从头或某个字节偏移开始
适用场景 网络或物理链路丢包、接收错误等场景下的高效重传机制
Replay 限制 不适用于 Control Primitive 和 AEMs,仅适用于命令消息响应
高级控制器支持 允许合并两段 Replay 响应进行完整组装与 MIC 验证

如果你愿意,我们可以继续分析下一页的 Replay 控制原语的 CPSP 字段格式(Figure 46),那部分揭示了如何指定 Replay 的起始偏移。是否继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