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答辩模板
总结与计划 1 min read

毕业答辩模板

Blog Author

下面我按整套 PPT 的逻辑,给你整理一份可以直接改写成讲稿的说明。


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
这是一套 毕业答辩模板,整体以蓝色+橙色为主色,配合书本、图表等元素,突出“学习成果展示、条理清晰”的感觉。

整套页面的目的就是围绕你的毕业课题,向老师说明三件事:

  1. 你研究的是什么(PART ONE:背景与问题)
  2. 你是怎么做的以及做出了什么(PART TWO:方案与实施效果)
  3. 数据表现如何,有什么结论与思考(PART THREE:结果对比与总结)

二、封面与目录:交代课题与结构(第 1–2 页)

1. 封面页(图 1)

  • 左侧是叠放的书本照片,象征学习和研究积累。
  • 右侧大标题为“毕业答辩”,下方可以填:论文题目、副标题(例如“基于 XX 的……研究”)、姓名、学号、指导老师等。

讲的时候可以这样开场:

“各位老师好,我是 XX 专业的 XX,今天汇报的毕业论文题目是《……》。下面我将从研究背景、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三个部分进行说明。”

2. 目录页(图 2)

  • 页面分为左右两块:左侧是“目录”图标,右侧是 1–4 条横向条目。
  • 这 4 条可以对应:

  • 研究背景与意义(PART ONE)

  • 研究内容与思路
  • 实施过程与结果(PART TWO)
  • 数据分析与总结(PART THREE)

一句话说明结构:

“本次汇报主要包括研究背景、研究思路、方案实施以及结果分析四个部分。”


三、PART ONE:背景与问题分析(第 3–6 页)

1. PART ONE 标题页(图 3)

  • 右侧大标题 “PART ONE”,中间图标为讲解/演示的人,代表“说明与介绍”。
  • 这一页就是章节封面,用来过渡:

“首先进入第一部分,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问题。”

2. 关系示意图(图 4)

  • 中心是大的圆圈“项目 3”,两侧有“项目 1”“项目 2”等圆圈,通过箭头或连线相互关联。
  • 适合用来说明 几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,例如:

  • 用户需求

  • 市场环境
  • 技术条件
  • 政策/制度因素

你可以这样解释:

“从整体来看,课题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……,二是……,三是……。它们相互作用,最终形成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”

3. 四步骤流程图(图 5)

  • 由左到右的 4 个箭头,标记为 STEP 01–04。
  • 适合展示 研究背景的梳理步骤或问题演化过程,例如:

  • 发现现象

  • 分析原因
  • 明确问题
  • 确定研究目标

“我们首先通过问卷/调研发现……现象,其次分析原因……,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具体问题,并最终确定本研究的目标。”

专业词解释:流程图 就是用箭头把一系列步骤按顺序连起来,让别人一眼看出“先做什么、后做什么”。

4. 图文说明页(图 6)

  • 左侧是三条简洁的项目符号(●),右侧配一张图片。
  • 适合进一步展开:

  • 目标人群

  • 调研范围
  • 研究假设或关键问题

“本课题主要面向……人群,调研范围包括……,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有:第一……;第二……;第三……。”


四、PART TWO:方案与实施效果(第 7–10 页)

1. PART TWO 标题页(图 7)

  • 与 PART ONE 类似,作为第二大部分的封面。
  • 建议定义为 “研究方案与实施”

“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,介绍我们的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过程,以及阶段性结果。”

2. 四点方案概览(图 8)

  • 左侧蓝色背景中有四个编号点“1–4”,右侧是一台 iPad 的图片。
  • 很适合用来概括 解决方案的四个模块,例如:

  • 设计整体框架

  • 开发或改进核心功能
  • 实施试点/实验教学
  • 收集反馈与优化

“方案整体分为四个环节:首先……,其次……,第三步……,最后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反馈并迭代改进。”

3. 环形结构图(图 9)

  • 中间一个轮毂状圆形,外圈分成 1–4 四个扇区,每一块旁边有对应文字区域。
  • 适合表示 方案内部的四个子系统或模块,比如:

  • 资源建设

  • 过程管理
  • 支撑工具
  • 质量评价

“从结构上看,整个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:一是……,二是……,三是……,四是……,共同支撑我们的研究方案。”

4. 环形比例图(图 10)

  • 右侧大圆环,内外圈用颜色区分,旁边有 58% 等百分比。
  • 这是典型的 占比图,可用于说明:

  • 不同方案的采用比例

  • 不同类型用户的分布
  • 或某项指标完成度

“从数据上看,优化后的方案占比达到 58%,传统方式仅占……,说明多数参与者更认可新的方案。”

专业词解释:占比图 / 饼图 / 环形图 就是告诉别人“一块整体中,各部分各占多大比例”。


五、PART THREE:结果对比与分析(第 11–12 页)

1. PART THREE 标题页(图 11)

  • 第三部分封面,可命名为 “结果对比与分析总结”

“最后进入第三部分,我们通过数据对比来分析方案效果,并给出主要结论。”

2. 折线对比图(图 12)

  • 横轴是 Type1–Type4,纵轴是数值,高低起伏的三条线分别代表三组或三类对象。
  • 很适合展示:

  •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指标上的变化趋势;

  • 实施前后成绩/满意度的差异;
  • 不同类型对象在各维度上的表现。

讲解时的逻辑:

  1. 先说明三条线分别代表谁(例如:对照组、实验组一、实验组二);
  2. 再指出关键差异点:在哪些类型/维度上提升明显;
  3. 最后给出结论:方案是否有效、在哪些方面最有价值。

专业词解释:折线图 用来看“趋势”和“变化”,不是只看单个数字,而是看“随着类型或时间的变化,数据是上升还是下降”。


六、整体逻辑小结

如果把这套 PPT 看成一个故事,它的逻辑非常清晰:

  1. 封面 + 目录:告诉老师“我是谁、我要讲什么”。
  2. PART ONE:说明“为什么要做”——背景、问题、研究目标。
  3. PART TWO:说明“怎么做的”——方案结构、实施步骤、阶段性结果。
  4. PART THREE:说明“做得怎么样”——用数据和图表证明效果,并进行分析总结。

你在实际使用时,只需要:

  • 把每一部分的标题换成自己的章节标题;
  • 用自己的数据和案例替换示意图里的文字和数字;
  • 按我上面给出的讲解思路,把内容串成一段段口语化的说明,

就能做出一场逻辑清楚、图文配合紧密的毕业答辩汇报。

关联标签

获取完整资源包

下面我按整套 PPT 的逻辑,给你整理一份可以直接改写成讲稿的说明。,一、整体主题与目的

¥ 1.00 ¥2.00
限时 5 折
PPT大小:1.5 MB
PPT特点:总结与计划、商务汇报、数据分析
PPT页数:18 页